第二卷:肃正朝纲,攘外安内 第195章:户部算出来的一笔账-第2/4页

加入书签
    和安西都护府一起为大乾养出优质的战马,同时,还要以比较低的价格卖给燕王。

    自然也是为了相忍为国。

    因为监国太子萧奕发展海商,那自然就需要江东之地,需要东海之滨的码头。

    两人现在是互帮互助的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

    类似的细节在这个户部条陈里还有很多。

    比如陇右道金城郡等地的沙漠化越来越严重,耕地面积减少了,比如河东道的西北之地也是一样,比如剑南道的每年可能会出现旱涝灾害,比如山南道往后开垦开荒的速度,以及开荒之后的可能收成等等计算。

    种种记录五花八门,让萧奕大开眼界。

    总之,戴光这位户部尚书也没有辜负监国太子萧奕的期望和宠信,一手提拔起来之后,一直都是兢兢业业,听闻,每天都要在官署忙到日落西山。

    而很显然,户部尚书戴光的这一份奏章,提出了这两项巨大的数据,以及各种预算计算结果等,一看就是有备而来的。

    六部这边也很清楚,内忧外患,如今内忧已经得到了控制,那就是外患了。

    三年的时间,要在蒙元三年之内不会南下的情况下,完成扩军百万的计划,与此同时,还要完成积累三千万贯钱财的财富积累,以及百万石粮食的储存。

    且,只多不少。

    有着这两个坏消息摆在这里,本来收复了荆州的美好心情也都被破坏了。

    萧奕的脑子里面倒是冒出了很多刺激消费、刺激经济、鼓励发展等等的策略。

    可是真要是实施起来,其实也比较麻烦。

    毕竟每个时代都有着每个时代的局限性,时代的发展不同,人的认知不同,百姓们的消费观念不同,那都是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

    就现阶段而言,大乾其实还是一个男耕女织的封建王朝社会。

    谈什么经济发展?

    怎么发展?

    房地产?

    就现在这个阶段,京师之地确实是房价很高,像是娄师德这样的人,即将要成为一方大员的官员,竟然还要住在廨舍,也就是官方的公租房之中。

    京师之地自然是寸土寸金。

    可是出了京师呢?

    有钱的自然是七进七出的大院,没有钱的,那自然是茅草房一个。

    可真要是修建更好的院落,更好的房子,卖给谁?

    卖给商贾?

    士农工商,商人敢住上那么好的房子吗?

    须知道,每一个商号的背后,都有着手眼通天的人。

    就比如这秦家,背后就站着监国太子萧奕。

    但是也不能说,因为难做,那就不做了。

    萧奕还是表示,两手抓,一个内销,一个外销。

    如今,海商已经发展起来了,出海北上高丽、北燕,往东去东瀛。

    然后就是南海的琼州码头,往越南、身毒等地探索。

    只是相对来说,还是东瀛离得比较近,而且,东瀛那边的白银非常多,自然是海商的首选之地。

    至于南海的琼州码头,到现在也只是才起步。

    因为远啊。

    不仅仅是出海比较远,就是这回到内陆也是一样,从琼州到广州,再到江夏,要么水路、要么陆路到达京师,单程最短都要个把月的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