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这院子(四)-第3/3页

加入书签
   “自从33年老二去了之后吧,我也没那么多精力照看院子”。

   “养下人打扫得多大花销,世道又乱,于是除了最早卖出去的4间房,何家,袁家,剩下的都出租了,也省的维护打扫”。

   “后来日本人来了世道就更乱了,像小易,我记得是37年来租的对吧”

   易中海回道,“是的老太太,我37年逃进北京城的,那时候租房子,是您家管家帮忙办的”。

   老太太接着说,“日本人来了,生意不好做,外面铺子也维持不下去,那时候管家的媳妇生了大病”。

   “我就想着,老管家给我家抗了一辈子活儿,儿子也跟着我家老二上了战场,没回来,女儿也嫁出去了”。

   “人一家子跟着一辈子,我家也断了香火,本来就是相依为命”。

   “我就做主张把铺子卖了,那年是42年吧,结果钱花了人没救回来,老管家身子也垮了,他比我还大两岁呢”。

   “铺子卖了没了生计,就靠着这院子租金过活,大家都不容易,许家孙家刚来的时候还交不起房租,让他们晚了两个月交的”

   “院子里邻居都还不错,虽然穷,但是还是互相帮衬着过了”。

   “45年日本投降,秃军进城,过了两年安生日子,就是人头税收的高,连我家几个老伙计都收”。

   “47年开始就钱开始变得不值钱了,票子越来越毛,交税还得用大洋”。

   “老管家治病一直吃药,房子就那时候开始慢慢卖的,我记得小易也是46年买的,其他除了几个租户以外都慢慢凑钱买了”

   “也就去年后半年,就是48年,秃军慢慢不行了,金圆券更毛了,几万几十万买不到一斤粮食”。

   “大家都饿肚子,有多余的粮食那些大头兵就来抢,我家里粮食就那么被抢走了,老管家阻拦,被打了一枪托,本来就有病,也就这么去了”。

   “没了粮食,就打发家里照顾我们的婆子回乡下了”。

   “我老太太,也不敢出去卖粮,就让何家,何大清帮忙带点粮食,用钱跟他换,后来实在支撑不下去了,就用剩下租户的房子,跟租户们商量,用粮食加上点现大洋,把房子卖了”。

   “也就院子里邻居们帮衬,李兰丫头帮忙做饭,才活了下来”

   “这几天总算太平了”。

   王颖有些难过,这老太太受的多大罪啊。

   你要说院子里住户趁火打劫也不是,外面粮食都是又贵还买不到,人家用粮食换房子,已经是从自己口粮里扣出来的,也是人家家里救命粮。

   要和平时期一间房就是上百大洋,几十斤粮食加上十几块大洋就卖了。这也算换回了一个孤老太太的救命粮吧。

   “老太太,都过去了,不会有大兵进来抢粮了,外面太平了,能随便买粮了,这几天我们就在动员粮铺开张,能买了”。

   “有什么困难,委屈让易中海同志去管委会找我,您的情况我会上报的,查查您家金琉德前辈还有没有同志在活着,有消息了我来告诉您”

   “行,多谢你了,王丫头”。

   王颖回复,“没事,帮助老百姓,是我们解放军职责和使命”。

   “老太太,我先走了,下次再来,还要去其他院子呢”。

   “行,我知道了,王丫头,你慢走,小易,帮我送送王丫头”

   易中海回头扶着老太太坐下,“行老太太,我去了,您还是躺着晒太阳吧”。

   说完就跟着王颖一行人出了后院,把他们送到四合院大门外。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