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这院子(四)

加入书签


从孙家出来,易中海打头往后罩房走。

   后罩房其他三间看样子是一家人,只不过这会儿好像没人,只有门前坐着一个慈祥的老太太。

   这老太太在躺椅上眯着眼,享受冬日暖阳。

   听着脚步声眼皮都没抬,仿佛院子里啥情况都跟他无关。

   易中海凑到老太太耳边轻轻的说道,“老太太,这新军进城了,人家官府来统计户口”

   老太太顿时睁大眼睛,“啥?来收税啊?”

   手不断的摆动,“没有,没有,都走,就我一孤老太太,哪有钱,早活够了,要不你们把我老太太的命拿去吧”

   “钱都换粮食了,粮食都被你们抢了,也就这院子里的邻居接济一口,要不老太太我早饿死了”。

   王颖也上前和颜悦色地轻声说,“老太太,我们不是秃党,不是旧军队,不抢粮食,不收税”

   “我们是红党,是人民解放军,是老百姓的军队,专门为穷苦人民当家做主的”

   “我们党有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然会犯军法的”

   “哦”,老太太这下也不闹了。

   换了个舒服的姿势,“是那群穷哈哈的军队啊,还真让你们闹成了啊”

   “这好像都二十年了,进城成气候了啊”

   “你们这是找我老太太干什么?家里没值钱的了,早些年,我小儿子偷偷拿着家里老物件换钱,说支援革命经费”

   “说什么维克一定会实现,结果第二年回来的是一件带血的衣服,听说跟一个叫什么大钊的,你们的头头一起被抓了,尸体扔城外乱葬岗,”

   “想收尸都不让”。

   “王丫头,你们这也是拼出来的啊”

   “跟我小儿子一样,多有精神”。

   “既然你要听,我就跟你说说,别嫌我老太太话多就行”

   “易小匝,去屋里给老太太我倒壶茶”。

   紧接着老太太就闭着眼睛不说话了。

   易中海很熟悉的进了老太太屋里,用老太太常喝茶的老紫砂泡了壶茉莉花茶。

   搬了一个几子放老太太躺椅身边,把紫砂茶壶放了上去。

   老太太一脸平静,岁月留下太多故事,却没留下悲伤。

   睁开略带昏暗的双眼,接上之前的话头。

   “当时有不少大头兵来家里搜查我小儿子留下的东西”。

   “要不是我们老金家,在这北京城里有8点关系,当时都家破人亡了,我这小儿子年纪轻轻的,连个子孙都没留下”。

   “最开始还关注你们党的消息,后来查的严,慢慢就淡了”。

   王颖和跟着来的两个战士都算老革命了,对我党老历史都还是清楚的。

   王颖脸上露出敬佩的神情,“老太太,您贵姓啊,您小儿子叫什么名字啊,按您这么说他算我党老人了”。

   “这算是我老前辈啊”

   “我回去就上报,好好查一查,现在应该还有您儿子同志还活着呢,他们要是知道会很高兴的”。

   “好,要是有还活着的他的老同学,让他们要是有空来一趟,看看他们就算是了了我的心愿了”。

   老太太陷入回忆,眼神慢慢空洞。

   “我姓龙,龙秀云,今年65,光绪十年生,按你们年份应该是1884年吧”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嫁进这个院子,我家老头是旗人,是庆亲王这支的老旗人了,当时我家老头在禁军”

   “1912年,我家老头在清政府退位事件中受伤,在家将养”

   “我就三个儿子,老大光绪二十九年生(1903)老二光绪三十一年(1905)老三光绪三十四年(1908)”

   “1915年一场风寒,把老头带走了,本来就有伤,扛不住”。

   “老大那年才12,金姓也是那时候,老头临终前改的,给老大改名金琉福,老二金琉寿,老三金琉德,”。

   “希望他去了,不求金家多大富大贵,就是要把德行留下,福寿绵延,平平安安就好”。

   “也就是家底厚,加上下人也在,才养活大了几个小子”。

   “1921年,我家老大没了管束,不好好读书,跟外面旗人打的火热,学会了抽大烟,逛八大胡同”。

   “家里自打老头去了之后就在慢慢落魄,老大那时候18岁,跟着我学着管家,偷偷的开始卖外面铺子,田地”

   “1925年常年抽大烟,再加上染了梅毒,就去了,没有孙子留下在,家里财产和田地也去了大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