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赵官家摆驾城隍庙

加入书签


官家要亲自前往城隍庙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东京城。

   因为这官家出巡,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整只队伍,以皇帝乘坐的玉辂为中心,要前后对称配备12个仪仗队,随行有文武官员、各色随从、禁军护卫、乐队等。

   甚至还有由象、牛、马等组成的“动物仪仗队”。

   仪仗中的人员除了着装、手持的旗帜、阵仗、兵器都必须严格按照礼制规定,排列的阵型也有明文规定。

   就连他们所骑的马匹,那品种、毛色、装束都有标准。

   其中,马军仪仗队是全装甲骑,战马的面帘顶端装兽头,马身甲为布面排钉,甲边沿为毛皮。

   骑士必须戴帻,样式类似于进贤冠,色彩艳丽,威风凛凛。

   最重要的是,从皇城门口一直到城隍庙门口的。道上,必须要撒上黄土。

   哪怕只是薄薄一层,哪怕距离并不是很远,那也得花上大半天时间。

   这不是折腾人吗?

   反正江北听完之后是非常无语的。

   刚才,宫里的小太监到城隍庙传达了旨意。

   开封府的各级官吏全体出动,到皇城门口准备接驾。

   任飞则带着手下的禁军,在城隍庙门口严阵以待,驱散前来烧香和算命卜卦的百姓。

   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牛大和他那帮梁山的兄弟得到消息之后,连忙收拾行李,在禁军到来之前,往东京城外去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他们会在城外盘桓几日,等高衙内把林娘子送过来,就带她去梁山跟林冲相会。

   江北还专门让孤儿里面唯一会写字的牛尾巴执笔,给梁山的大头领“白衣秀士”王伦写了一封信。

   牛瞎子病了之后,王伦给了牛大不少钱财还有老山参,让他回东京城救人的举动,使得江北对他好感大增。

   感觉这个人并不像水浒书中写的那么不堪,并非是一个生性凉薄、心胸狭窄之人。

   还是先结交一番吧,如果能够保他一条性命,也许后来的一系列事件都不会发生。

   至少宋江掌握梁山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城隍庙里面,牛二正带着一帮半大孩子在打扫庭院,弄得尘土飞扬。

   小一点的,就在帮忙擦门窗和桌椅。

   清扫完成之后,他们还得沐浴更衣,虽然穿的都是旧衣服,但也要打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那首《感恩的心》,孩子们已经排练得纯熟无比,待会儿,江北打算让宋徽宗和他带来的那帮权贵们,再震撼一把。

   牛瞎子和林灵噩,正在商量接驾的礼仪。

   既然已经从江北的嘴里证实了他是仙人下凡,那他们就会按照“不卑不亢”的主基调来设计接驾细节。

   是的,不卑不亢。

   玉皇大帝长子又如何?主管南方的长生大帝君又如何?

   听江北提起他时的口气,江北在天上的地位,貌似还在这个道君皇帝之上啊。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判断,是因为江北并不太清楚道家的规矩,所以语气太过轻描淡写。

   而牛瞎子则是因为太清楚道家的规矩了,以为江北是通过这种方式,在向他暗示自己尊崇的身份!

   反正大家都很忙,只有江北一个人闲得蛋疼。

   他在脑海中再次演绎了一遍自己见到宋徽宗后的说辞,反复推敲其中是否还有破绽。

   应该是没有的,因为他打算全盘照搬史书中,林灵素见宋徽宗时说过的话。

   那是经过实践检验得出的真知。

   他突然有了一点新的想法......

   申时三刻,宋徽宗的玉辂终于到了!

   从辰时到申时,已经过去了四个时辰,也就是八个小时,等待的时间太过漫长了。

   吃过午饭后,江北就美美地睡起了午觉。

   听说江北竟然如此漫不经心,完全没有一丝觐见一国皇帝时的紧张情绪,牛瞎子更加笃定自己的猜测。

   他大手一挥,让林灵噩跟着自己出去接驾,根本就没有叫醒江北。

   玉辂上的赵佶本来是想自行走下御辇,直接进城隍庙的。

   他的心情非常迫切。

   但是随行的礼部员外郎王居正严词拒绝,制止了这一“失礼”的行为。

   好不容易等到城隍庙里的众人出来接驾,摆好了阵势,赵佶才走下车辇,三步并作两步,大踏步来到了众人面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