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长生大帝道君皇帝

加入书签


糟了!这几天为了造势,发力太猛,让这牛鼻子老道误会了。

   可是江北不知道怎么解释。

   那些简体字、那些汉语拼音、还有那些直销体系建设的术语......

   确实不是这个时代的东西,根本就找不到出处啊。

   不过,有这样的误会,也许是件好事。

   连牛瞎子这样装神弄鬼了几十年的老道士都相信了,那其他人更不太可能找到破绽。

   骗子的最高境界,就是连自己都骗!

   这样想着,江北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他缓缓起身,扶起了牛瞎子,轻轻说道:“此乃天机,天机不可泄露。”

   “我已是**凡胎,在仙界的名号,不可再问。”

   牛瞎子得到了江北的亲口证实,激动得浑身发抖,连连点头称是。

   这些日子,江北说的那些话、做的那些事,让这个老道士心生敬畏。

   如果要说江北是个骗子,那他随口编出来这些故事,为何体系如此完整、逻辑如此严谨?

   不管是佛家还是道家,整个宗教体系的完善,那都是经过了几千年演化的。

   一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怎么可能对佛、道两家的体系了解得如此深入透彻?

   这可不是后世的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人们可以相对简单地获得海量知识。

   这个时代的知识传播,还是靠口口相传和阅读书籍。

   他的表现,只能是仙人下凡,才符合这个时代大众的认知。

   与牛瞎子不同,林灵噩却一脸气定神闲,仿佛早就知道这个结果一样。

   这倒是让江北多少有些好奇。

   见江北看向他,林灵噩恭敬地打了个稽首:“师尊多次在梦中嘱我弃佛入道,弟子找了你好多年。其实,那天一见师尊,我就认出来了。”

   “我想师尊肯定是肩负仙界使命,所以并不敢提起。今日既然是师尊自行说起,那弟子也就不再隐瞒了。”

   真的假的?

   江北也是无语了,感觉这林灵噩比自己更适合当神棍。

   不过他并不意外,毕竟在历史上,这家伙一见宋徽宗,就说宋徽宗是神霄玉清王下凡、玉皇大帝长子,主管南方,号长生大帝君。

   现在同样说自己是神仙下凡,有什么好奇怪的。

   三个人各想各的心事,一时间,屋内倒是安静了下来。

   谁都没有注意,门外的窗户下面,一个人影悄然退去,正是牛二!

   第二天,高太尉早早起了床,连早饭都没有吃,就急冲冲地坐上轿子,往皇城去了。

   高府离皇城本就不远,不多时就到了皇城门口。

   守门的禁军班直连忙迎了上去,高俅算是他们的顶头上司,而且又是官家倚重的红人,怎么巴结都不过分。

   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了皇城之中,宫里的首领太监一看是高太尉来了,连忙安排小太监往内通传。

   没过多久,小太监就回来了,说是官家传高太尉去御花园。

   这是宋徽宗的习惯。

   每日清晨,他都要和妃子们亲自去御花园采集露水,这些露水又叫“无根之水”,是用来炼制丹药的。

   刚才听到小太监来报,说高太尉在皇城中等候觐见,赵佶还觉得奇怪。

   “时辰尚早,高卿莫非有什么急事?”

   宣高俅御花园觐见,一是可以体现官家对心腹大臣的亲近之意,二是赵佶也舍不得这些没有采集完的露水。

   昨日夜里修炼采阴补阳之术,临幸了七名嫔妃,也把那洪州道士王仔昔给自己炼的丹药消耗得七七八八了。

   据他说,只有自己亲手采集的露水,才能沾染龙气,炼制出的丹药的药效才会更强。

   赵佶深以为然。

   这收集露水也是个力气活,必须要用上好的狼毫笔,轻轻去沾那些花瓣上的露水。

   沾满后,在一个小青花瓷碗的边沿,轻刮几下,露水就流到碗中了。

   每天早上,让这个小小的青花瓷碗里装上小半碗露水,赵佶就得累出一身透汗。

   旁边一个娇俏的宫女小心翼翼地帮赵佶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那双手白嫩、细腻。

   “陛下,别把身子累坏了,略略歇息一下吧。”

   赵佶闻着她发梢上传来的阵阵幽香,心里不由得一荡,正待上下其手一番,高俅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