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等仝家兄弟盥洗完毕,芦颂晃晃悠悠的也回来了,宗六郎扛着大包小包的,二人还真是一副郊游晚归的模样。莫看芦颂与友人在尨山折腾了一日,但是从上到下,似乎衣物都没打褶,这副通达的派头倒是与宗放如出一辙。而宗六郎似乎意犹未尽,出门的一个行囊,回来时却成了四五个之多。
见风鸣和宗三郎还没有回来,芦颂也不急不躁,自顾自的烹起了茶。
泥炉就在周轩下,三娘现取了井水来,这口水井深邃,水色并不同于近处的溪流瀍水,而是与尨山山泉似乎一脉相承,用来烹茶却是相宜。
六郎则回了房间取了木匣出来,这木匣带了一路,打开才知,这小子竟是将宗放的一套茶具带了过来。
芦颂看看茶具,又看看六郎,那神情分明是说‘东西很好,拿来用我很喜欢,但是日后你若是挨揍,我可是不会帮你挡着。’
柳二郎看着这套天青釉的绝品器物,着实意外也是庆幸,若是知道这小子将这等珍贵器物带了出来,自己非亲自保存不可,幸亏一番折腾也无一件损坏,否则岂不是暴殄天物。
只有三娘看着几人觉得莫名其妙,父亲的东西,儿子拿来用岂不是天经地义?
待仝三郎接了茶盏,手也是一抖。
“这不是宗大伯父那一套云窑烧制的天青悬壶么?怎么在此?”
芦颂拿了两只素盏给了宗六郎和仝十一郎,生怕这两个糟蹋了宝物。
“除了宗家六郎,谁这么大的胆子!”芦颂嘴上这么说,可是喝茶的神态却是十分享受。
“莫看这云窑是先生的产业,这烧制技艺也是先生定下的。可这天青釉的器具烧制起来也是靠着道祖护佑,平常之物一窑下来,成者百件中不过一成上下,似这成套器具,如此神工,百套中不过能凑得三四套。总计也不过成了六套,其间花费难以计量!”
“如此的费工费料,只为喝了一口茶来,何苦来哉?”十一郎是品不出好坏,但是对于钱财还是颇为看重。
“还不是上有所好?”芦颂顿了顿。
“天下皆是王土,百姓尽是王臣,无论这个王是几个,是哪一个,世人为王驱使是亘古不变的,无论儒道的出世入世,皆在此藩篱中,很多事做与不做,只是允不允做,哪来的该不该做!”
众人皆默然,这话是不好接的,也就是芦颂这类文儒之士,也是大肇朝廷不因言责罪,敢于如此说话。
“有着六套茶具,拿来一套使用,有何不可?”三娘岔开了话题,大晟虽然士宦势力庞大,但是每个士女少小的家训就有慎言慎行,孝悌忠诚的教诲,在大晟腹诽君王的话题是不能当众议论的禁忌。
“这六套器物岂是敢臣下专享的,本来就是慈圣太后为大綦凰帝准备的贺寿国礼,凰帝素以九天玄女感生降世自居,这天青釉色正是其所好,于是两套自然是在大綦皇宫;另有两套则献给了慈圣太后,其余两套,一套就在集真观内供奉。世上能见到的仅有此一套了。”芦颂是宗放亲近弟子,宗家事务熟悉程度不亚宗氏兄弟。
“六郎你怎可拿着这宝物招摇过市?”仝三郎也是在父亲那里见过几件,父亲常常把玩,从不带到船上,生怕丢失损坏,因此也是知道东西轻重。
“父亲几日从卢龙往别院,就让我们兄弟带着了,若不是我看得紧,指不定已经在别院一把火烧了。”
六郎这话倒是没错,只是分别之时为何不交还给父亲,可见,这小子就是存心夹带出来。其实倒不是这小子自己爱好,他一个小孩子哪里懂得茶道里面的学问,更不知道此物为何珍贵,只是大兄和三兄也极喜爱此物。所以他的想法倒也简单,只要让大兄不高兴,他就高兴,若是三兄能高兴,他便更高兴,少年天性使然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见风鸣和宗三郎还没有回来,芦颂也不急不躁,自顾自的烹起了茶。
泥炉就在周轩下,三娘现取了井水来,这口水井深邃,水色并不同于近处的溪流瀍水,而是与尨山山泉似乎一脉相承,用来烹茶却是相宜。
六郎则回了房间取了木匣出来,这木匣带了一路,打开才知,这小子竟是将宗放的一套茶具带了过来。
芦颂看看茶具,又看看六郎,那神情分明是说‘东西很好,拿来用我很喜欢,但是日后你若是挨揍,我可是不会帮你挡着。’
柳二郎看着这套天青釉的绝品器物,着实意外也是庆幸,若是知道这小子将这等珍贵器物带了出来,自己非亲自保存不可,幸亏一番折腾也无一件损坏,否则岂不是暴殄天物。
只有三娘看着几人觉得莫名其妙,父亲的东西,儿子拿来用岂不是天经地义?
待仝三郎接了茶盏,手也是一抖。
“这不是宗大伯父那一套云窑烧制的天青悬壶么?怎么在此?”
芦颂拿了两只素盏给了宗六郎和仝十一郎,生怕这两个糟蹋了宝物。
“除了宗家六郎,谁这么大的胆子!”芦颂嘴上这么说,可是喝茶的神态却是十分享受。
“莫看这云窑是先生的产业,这烧制技艺也是先生定下的。可这天青釉的器具烧制起来也是靠着道祖护佑,平常之物一窑下来,成者百件中不过一成上下,似这成套器具,如此神工,百套中不过能凑得三四套。总计也不过成了六套,其间花费难以计量!”
“如此的费工费料,只为喝了一口茶来,何苦来哉?”十一郎是品不出好坏,但是对于钱财还是颇为看重。
“还不是上有所好?”芦颂顿了顿。
“天下皆是王土,百姓尽是王臣,无论这个王是几个,是哪一个,世人为王驱使是亘古不变的,无论儒道的出世入世,皆在此藩篱中,很多事做与不做,只是允不允做,哪来的该不该做!”
众人皆默然,这话是不好接的,也就是芦颂这类文儒之士,也是大肇朝廷不因言责罪,敢于如此说话。
“有着六套茶具,拿来一套使用,有何不可?”三娘岔开了话题,大晟虽然士宦势力庞大,但是每个士女少小的家训就有慎言慎行,孝悌忠诚的教诲,在大晟腹诽君王的话题是不能当众议论的禁忌。
“这六套器物岂是敢臣下专享的,本来就是慈圣太后为大綦凰帝准备的贺寿国礼,凰帝素以九天玄女感生降世自居,这天青釉色正是其所好,于是两套自然是在大綦皇宫;另有两套则献给了慈圣太后,其余两套,一套就在集真观内供奉。世上能见到的仅有此一套了。”芦颂是宗放亲近弟子,宗家事务熟悉程度不亚宗氏兄弟。
“六郎你怎可拿着这宝物招摇过市?”仝三郎也是在父亲那里见过几件,父亲常常把玩,从不带到船上,生怕丢失损坏,因此也是知道东西轻重。
“父亲几日从卢龙往别院,就让我们兄弟带着了,若不是我看得紧,指不定已经在别院一把火烧了。”
六郎这话倒是没错,只是分别之时为何不交还给父亲,可见,这小子就是存心夹带出来。其实倒不是这小子自己爱好,他一个小孩子哪里懂得茶道里面的学问,更不知道此物为何珍贵,只是大兄和三兄也极喜爱此物。所以他的想法倒也简单,只要让大兄不高兴,他就高兴,若是三兄能高兴,他便更高兴,少年天性使然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