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风和日薄满丹霄-第2/5页

加入书签
    “我们这就进城吗?”宗六郎跃跃欲试。

    “暂不进城,我们在城外休整,这几日且先收拾消息,然后再定行止!”风鸣做了安排,这也是他与三郎商议而定下来的。

    一路上几人虽然未做商量,但已经默默做了分工,关于行程安排及每个人的行动举止皆由风鸣决定,而地面上的行动坐卧以及俗务接应全部交由仝三郎处理,官面人物及明处的消息往来是芦颂的本份,而最后的决断专行则交到了宗三郎手上。毕竟三郎是宗家嫡子,如此大事非宗家子弟不能掌握。且宗三郎少年老成,又有几人帮衬并不至于犯下大错。至于其他四人一切行止皆不可孟浪行事,其中两个小子不必说,柳二郎与虢三娘毕竟不是大肇人士,语言习俗颇有不同,低调行事才能不露破绽。

    大肇重视商贸,不禁宵夜以及草市,因此丹阳城外也是乡里纵横,人丁兴盛。丹水的两条支流夹着丹阳城成为城池天然的护城河道,尤其是东侧护城河若非上游有水门河堤收窄,即便是大号的客舟商船也能直接驶入。只是因为城防需要,隔绝了水路,往来船只只能在距离丹阳城外的凤尾埠靠岸,围着船埠的凤尾里已经成为成为丹南最大的水陆码头,沿着官道和河道客栈货栈鳞次有序,概因此处不仅设有巡检、茶酒监等,东京商税院也在此设立监察,各色人等没有完税凭证莫说南下东京,即便是这丹阳城也是进去不得,由于往来商旅过于稠密,当时是不可能完成报税核算计课流程的,大多都要在成为过夜,因此凤尾里之兴盛远胜寻常县城。

    一行人之所以去船而换了骡车也是为了行走便利,虽然客舟能更早到此,但是因为此间商船客舟实在众多,帆樯如云并非过奖。大肇与别国不同,乃是优先着货船先行,而客舟虽然有专用巡检栅口,也常常被货船先占着了,因此客舟往往只能在河上过夜,这也形成了此间独特的一门生意,乃是溱水水市,即便是下不的船,但是河上往来画舫莫说吃喝,青楼歌舫也是不缺,只是这类画舫也是一概戌时离岸,卯时靠岸,船上客人倒是可以在此时优先过栅了。若是就静静地排队过栅,恐怕两三日也排不到。

    而车驾骡马等行人商贩走陆路反而过关时更为便利,概因陆路并无大宗承运买卖,即便是大商队有个十余车就算极多了。巡检先是按人丁收了脚税钱,货物勘察审计也是利落。还有城内达官显贵、文学士子皆以车马出行郊游,这些人等皆不是好相与的,因此巡丁们更是勤快办事免遭麻烦。

    几人分乘了三辆骡车,大肇缺少马匹,边地还好说,到了内地皆以骡子、驴子为驮,即便有用水牛、骆驼的也并非罕见,但是甚少用的起马匹的,若是有用马匹的必是达官显贵。三辆骡车前后各三人,宗三郎和六郎居中,这辆车上乃是行囊盘缠所在,仝霁云赠与的上好兵刃也隐匿于此。大肇内陆禁止兵戈,若是查获则前功尽废。

    “这丹阳城是北斗七星镇城之一吗?”柳二郎与芦颂、仝三郎在前车上,风鸣则招呼虢三娘与仝十一郎殿后,只要是柳二郎在哪里,谈笑风生则是必然的。

    “正是,”虽然雄城已是肉眼可见,其实尚有一段距离,过了巡检便是凤尾里,饶是心里有些不安,芦颂还是继续侃侃而谈。

    “这五方五斗上达九霄,下应黎庶,乃是上古炎黄始祖时,依着伏羲人皇先天之数,令六相分巡天下,择地而开政治,延续五帝乃至三代,由大舜明五常,大禹兴五教,由此以上天五斗星辰德行于人间建立朝廷。”

    柳二郎自然是知道这些的,毕竟道宗渊源于此,如无上古始祖定了人间规范,后世道祖和先师如何能发扬光大,开道法先河,启民智文风呢。

    中夏先祖千年前的圭臬依旧指导今世之事,感同身受的是三纲五常人间道德,触手可及的是千年不易的城池殿宇,是百世延续的宗法礼仪。就以五方五斗的雄城为典范,天下雄城对应凌霄星斗,以天南地北,阴阳静动,对应在神洲之地,大宇太宗武帝时命三公三监建五斗都邑。渊源到了如今,西陆占据东斗五城,大晟得了西斗四城,而大綦则揽据中斗三城及南斗六城,大肇则占据北斗七城,此二十五城俱是天下大城,反而只有大宇朝对应北极帝星的故都早已湮没于尘埃之中,现如今只剩下昆仑墟这么一个传奇之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