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圈地等拆迁

加入书签


胡姥姥的粽子作坊刚开张,就接到了大大小小五十多个订单。

   胡琼芳不得不承认,她闺女,比起念书,好像真的更适合做买卖。

   用的糯米量大了,姜甜算了算成本,跟两个舅舅商量了一下,决定自己家买个打米机。

   这样就可以直接从乡下农民手里直接买没有去壳的糯稻,拉回来堆在作坊后面的仓房里,用多少,加工多少,这样加工出来的糯米更新鲜,做出来的粽子,口感也更好。

   最重要的是,自己加工糯米,比他们从粮油店买的更划算。而且打米机加工糯米剩下的碎米和谷糠,也能拿来卖——很多养猪场和养鸡场都要这些下脚料。

   说到养猪,姜甜又给姚惠芬找了个活儿。

   她家后院都是砂石,稍微平整一下,正好可以拿来盖个猪圈,养几头猪。

   胡琼芳的饭店每天都有用不完的泔水,姚惠芬可以免费拿回去喂猪。

   还有粽子作坊加工糯米剩下的碎米和谷糠,也可以用内部价买点回去。

   养猪虽然辛苦,但这时候的猪肉还是很紧俏的,多养几头猪,一年也能有一笔稳妥 的收入。

   姚惠芬还能说什么?

   姜甜都帮她考虑得这么周到了,她要是再拒绝,就辜负姜甜的好意了。

   结果没想到,看她一个外来户都开始养猪了,省道边上其他家也心动起来。

   一时间,有条件的,家家户户都在自家后院盖了个猪圈,养起猪来。

   姜甜原本是想帮帮姚惠芬,结果没想到,最后反倒是她占了最大的便宜——养猪的人家多了,他们的粽子作坊,再也不用去看屠宰场的脸色了。

   这年头想抢到新鲜猪肉,是真的难!

   为了供应粽子作坊的猪肉,胡二舅还托关系请屠宰场的厂长吃了一顿饭,送了不少东西。

   不然单靠从肉贩子手里买的那些肉,根本就不够粽子厂每天的猪肉用量。

   胡家人预料到胡姥姥的粽子能卖得出去,但没想到卖的这么好。

   姜甜不但沿着省道发名片,她还蹲守在童老板的加油站,遇到省城过来的客运班车,看到像是老板模样的,就凑上去给人发名片。

   再加上加油站本身也在卖粽子,简直就是给姜甜手里的名片,打了个活广告!

   看到加油站一个小小的摊位,每天能卖出去那么多大肉粽,但凡有点生意头脑的,都坐不住了……

   就这样,姜甜和胡姥姥开的粽子作坊,从刚开始每天只能批发出去几千个粽子,短短一个月内,出场量就达到了几万个!

   胡二舅不得不另外招了个人,帮他看着家里新开的修车铺,自己则开着花钱租来的拖拉机,一趟一趟的帮厂里送货。

   可怜哦~胡二舅做梦都想拥有一辆自己的拖拉机,这就是他现在最大的赚钱动力!

   两家人忙的团团转的时候,姜甜也没忘了何爷爷何奶奶。

   自从姚惠芬也在省道边上盖了房子之后,姜甜就一直很想让何爷爷何奶奶也把家搬到省道边上来。

   二老年纪渐渐大了,继续留在村里,以后看病什么的不方便不说,她也没太多时间回去陪伴二老。

   姜甜以为自己至少要磨破三层嘴皮子,才能说服二老搬到省道边上住,甚至为此还打算给外地的两个姑姑写信,想请她们也劝劝。

   搬到省道边上,距离县医院近了很多,而且两家住得近,她每天都能回去看看二老。

   结果没想到,何爷爷何奶奶好像一直在等着她主动开口一样,她这边刚开口,那边,二老就迫不及待地答应了下来。

   姜甜早就给二老看好了盖房子的地方,就在大舅家新房子不远处,走路过去也只要两三分钟,那块空地地方不小,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水源,别说小池塘了,连个小水沟都没有。

   不过问题不大,大舅认识会打井的,要是何爷爷何奶奶相中了这块地,到时候可以让大舅请人来看看,能不能在院子里打一口井,本地水源丰富,地下水特别多,他们村里也有不少人家是自己打井的。

   老两口亲自过来看了一下,何奶奶倒还罢了,何爷爷对这块地特别满意。

   “你奶奶年轻的时候不顾惜身体,老了,风湿的老毛病经常犯,我看这块地干燥得很,倒是很适合给你奶奶住。”何爷爷笑眯眯地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