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惠芬母女三个给店里赚了这么多钱,大过年的,一天都没休息过,胡琼芳和闺女商量了一下,决定给她们娘仨,每人包五百块钱红包。
姚惠芬吓了一跳,好像这个红包会烫手一样,急忙往外推。
“不行的琼芳妹子,这太多了!”
胡琼芳跟她说过以后在店里帮忙的工资,她会包饺子、包包子、擀面条,在后厨帮忙,一个月包吃住,工资是四十块钱。
这个工资水平,已经是姚惠芬想都不敢想的了。
可这次胡琼芳拿给她的红包,厚厚的一叠大团结,用手一摸就知道,至少好几百,这都能顶她一年的工资了。
这哪行?
“怎么就不行了?你们娘仨为了店里的生意,大过年的,一天都没歇着,要是没你们,我这饭店过年哪能挣这么多?”
“惠芬姐你要是不要这个红包,那就是嫌少了?”
胡琼芳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姚惠芬哪还敢推辞?
见她收了钱,想到回来路上女儿说的话,胡琼芳把姚惠芬拉到了一边,劝她把手里的积蓄拿出来,也在省道边上盖两三间房子。
“你那个男人,不要也罢。咱们这些嫁出去的女儿,也不能一直住在娘家,再说了,我听说你娘家也没个正经房子,还不如趁着手里有钱,在这边盖两三间砖瓦房,不用太大,够你们娘三住就行了。”
“惠芬姐,你也看到了,省道边上别的不说,这工作总归是比村里好找,你这还有两个孩子要养呢,不趁着现在管的松,在这边扎下根,难道带着孩子回村里去?”
这就是她们这些出嫁女的悲哀了。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娘家的房子和地轮不到她们继承。婆家的房子和地,也都是属于丈夫的。
为啥很多农村妇女,被男人家暴出轨了也不敢离婚?难道是她们喜欢挨揍吗?
无非是离了婚也没地方去罢了。
一旦离了婚,婆家这边的地没有她们的份儿,娘家也不会给她们分田地,没有地,就不能种粮食,要是没有门路出去打工,就只能做“盲流”了。
胡琼芳这番话,可算是说到了姚惠芬的心坎里。
正好过完年之后,很多农村的壮劳力都会趁着农闲出来打零工,姚惠芬请胡二舅帮忙,找了之前给胡家盖房子的包工头,就挨着胡琼芳家饭店,在她家隔壁一块砂石地上,盖了两间半的砖瓦房。
旁边还用剩下的砖头,盖了一间小厨房。
这块砂石地是当时修省道的时候,工程队拿来堆放砂石的,地上还有不少水泥块,除了杂草啥都不长,附近老百姓开荒都不往这边走,倒是便宜了姚惠芬,白得了这么一块地。
地上都是砂石也不错,下雨天院子里特别干净,一点泥巴都没有。
房子盖好之后,姚惠芬第一时间把儿子和女儿赶回学校,让他们继续上学。
她现在一个月有四十块钱工资,省一点,足够养活两个孩子了,姚惠芬发狠要给儿女更好的生活,除了白天在店里干活之外,晚上还从胡姥姥那里拿了包粽子的活儿。
胡姥姥提供糯米、粽叶和棉线等原材料,姚惠芬只要负责把糯米和肉馅包成重量差不多的粽子就行了。
包一个粽子一分钱手工费,她一晚上就能包二百多个,别看单个粽子的手工费不多,但粽子包起来快呀,一晚上挣两块多,一个月就能挣六十多块钱!
比她在芳姐饭店的工资还高呢。
谁能想到,当初那个差点被丈夫家暴打死的农村妇女,现在一个月居然能挣一百块钱?
这可是1986年的一百块钱,购买力相当于后世的月薪过万了。
何春玲姐弟俩都回学校上学了,这让胡琼芳的心思也活络起来。
她想让姜甜也回学校去。
但她没想到的是,女儿对赚钱的兴趣,可比上学大得多,还没等她开口呢,姜甜就把招工启事给贴到了饭店门口。
过完年了,她和姥姥的食品作坊,也该开起来了。
粽子加工不需要采购什么流水线机器,也没啥技术含量,唯一需要保密的,就是粽子的馅料配方,这个她和胡姥姥已经商量好了,必须由自己家人掌握。
其他的程序,像是处理粽叶、清洗浸泡糯米、包粽子、真空包装这些,都可以雇人来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