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武则天来访(一)-第3/3页

加入书签
   而对性的禁忌则可能来源于这样两方面:一是对生命的敬畏。原始人们应该是对生命相当敬畏的。生则喜,死则悲,这基本上是高级动物们的起码情绪。况且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对这方面就更为敏感。在生死过程中最常见的伴随现象就是流血。流血即代表着虚弱,虚弱就更易死亡。女人来月经时或生产时的出血情况提醒了男人,甚至所有女人周边的人,她更需要保护。男人们可能除了敬畏之外就只有加强警戒了,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怎样处理。而这时有经验的年长的女人则担当起了主要的救护工作。第二就是对王权的敬畏。我认为即使在原始社会,除王外,也不大存在男人不分场合随意与哪个女人媾合的现象。很多时候是偷情,还是与对自己有那么点意思的女人偷情。当然,不能说那时的女人都很水性扬花。首先,她们都欣赏强者,不是随便哪个都看得上的。如果女人不愿,只要她向王发出讯号,纠缠她的男人可能就有好受的了。另外,根据王对她们的宠爱程度,她们中间也有一定的地位差异。她们也会自然地分出高低贵贱来。最得宠的女人应该与其他男人较少发生性关系,因为她们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王身边,不光没有多少机会,而且她本身也愿意整天陪伴王而很少顾及其他男人。其他女人则尽量邀宠外就物色有潜力的男人。可见,当时的性秩序并不一定很混乱,它是与社会秩序紧紧相扣的。因此,性禁忌并不是女人为了自我保护而进行的防范措施,其实是原始社会的一种基本的社会机能。它实际上体现出社会权力的划分。

   如此说来,性配搭关系其实也应是社会关系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也会象其他社会关系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在原始社会随着氏族人口的增多,部落的扩大及部落联盟结成,人群中逐渐形成了原始共和的社会管理模式。人们所面对的自然环境的凶险也大大减少。男性的性权利逐渐普及,逐渐出现婚姻现象。比较固定的婚姻关系不光是稳定了人群内部,同时也是与外部加强联盟的重要手段。当然,其中肯定不乏以大欺小事情发生。后来,随着居住方式的改变,由于人口增多,栖居环境条件的改变,由混杂群居在一块儿逐渐变化为分散而成片地居住,婚姻导致了家庭的出现,反过来影响了原始社会后期的生产关系。使原始社会逐渐开始由集体劳动变成以家庭为起码单位的个体化劳动。这就促成了原始社会解体。婚姻家庭的出现,同时也逐渐丰富了性禁忌的内容,那就是伦理道德的出现。这当然也大有原因可究,个中原因可能是生活中种种家庭内事件的发生引起了氏族长老会的重视从而在氏族会议上作出了相关的规定。这当然还算不上法律,但多少有了立法的形式了。

   而在这种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情况下,女性由于体力方面的原因,也是处于配角,不大可能主导社会事务的。所以,就更不可能出现母系社会了!

   只有在经过长期的战乱的情况下,男人们大量战死,所剩下的男人不足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职能时,而这群人又有幸得以残存,并没有被外族吞并,才有可能出现母系社会。比如您在位时所消灭的那个川西南一带的女儿国,她们就是由于长期受战乱的西南方向少数民族的遗民缔造的嘛。贞观时期有幸存留了下来并得到了发展,疆土竟达到过渝州荣昌了。女儿国的国王听说您也是女王,竟天真地向您上国书以求建立邦交。结果您还不是派出一支队伍就把她们给消灭了!当然,她们中也有些人逃到了云南边陲,现在都还是母系社会。所以,母系社会的存在不一定是好事!”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