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豫州裴邃-第2/2页

加入书签
  范雍可保顿丘不失。

  然其麾下兵力不过数千,守有余,而攻不足。

  如此,顿丘城下的两万余魏军,便是淮南全局最大的变数。

  这支魏军可以肆无忌惮的纵横淮南,而无制衡。

  若其与元沐前后夹击梁帝,届时淮南全局必然向魏军倾斜。

  裴邃兵出合肥增援顿丘,则顿丘梁军兵力充实。

  他与范雍皆以善战闻名,二将联手足可牵制城下魏军,令其分身乏术。

  顿丘战局趋稳,则淮南全局必然更有利于梁军。

  因裴邃官职略高于柳世权,更远高于范雍,故梁帝须以萧绍瑜节制。

  至此,梁帝所布之局,臻于完美。

  同时,梁帝根本未提及调查决堤。

  所谓“约期三日,再行论责”,无关紧要。

  挡住元沐兵锋三日,他还有资格跟梁帝论责么?

  必须没有!

  届时,元沐的处境应该是这样的:

  鏖战三日,损兵折将,外无援军,内无粮草。

  梁帝不攻伐于他,便是梁帝仁慈了。

  发起全面进攻,则是爱,爱到他死。

  至于道义,胜利者就是道义本尊,失败者只能听着。

  如梁军占据优势,道义的版本应该是这样的:

  “贵国捏造事实,强词夺理,恶意破坏两国友谊,公然撕毁和约。

  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贵国承担!”

  若魏军占据优势,道义的版本将变成这样:

  “贵国恶意决堤,祸及我国百姓,公然挑衅我国。

  我神武陛下,兴正义之师,伐无道之国,实顺天应民也!”

  占据道义制高点,则师出必有名。

  ......

  魏军大营,王帐之内。

  “若梁帝查清事实原委,并愿赔偿我国损失,殿下如何应对,难道撤军不成?”

  宇文擎天问道。

  此问,说明他尚不知北魏南征之秘。

  元沐也不可能如实相告。

  因为除了狼神宗宗主,宇文擎天还有一重身份:

  代郡武川宇文部族人,与宇文部首领宇文肱私交甚密。

  于北方边境,北魏设有镇将之处,皆是鲜卑部落聚居地。

  所聚部落,有多有少。

  北魏朝廷通常任命,部众最多部落的首领为汗,解决本地部落间的纠纷。

  如遇战时,则须奉命出战。

  在统属上,汗居于朝廷所命镇将之下,受镇将节制。

  故宇文擎天若知南征之秘,极有可能透露给宇文肱。

  而宇文肱则有可能透露给镇将,如此便无秘密可言。

  《梁书·武帝纪》载曰:

  高祖命南兖刺史昌公宝隆出盱眙,节制本州司马冯国栋。命夷陵县子、豫州刺史裴公邃出合肥,援顿丘,受帝节制。

                                     .

  闲话风尘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