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避难顿丘

加入书签


"                                                                                元沐率魏军主力,赶到了梁军大营。

  刺鼻的烧炭味道扑面而来,空气中仍有余温。

  举目望去,曾经营垒森严的梁军大营,已是一片狼藉,不复前时之雄盛。

  同时,除却满地伤兵,未见杨彦超、穆烈踪影。

  一时生疑,元沐对左右说:

  “传前将军、左将军。”

  此时,元沐尚不知穆烈生死,他担心爱将杨彦超冲动的毛病又犯了。

  目前而言,令其冲动的原因,只可能有两个。

  其一,穆烈尚存,并将中伏之怨发泄于他。

  二人矛盾激化,公然厮杀。

  其二,穆烈战死,为赎其罪,他一时冲动愤然追击梁军。

  须臾后,亲兵匆匆返回,据实禀报:

  “禀殿下,二位将军已合兵追击梁军而去。”

  闻报,元沐眉头紧锁起来,他立刻意识到了战局的严峻性。

  穆烈中伏,意味着内应有变。

  在元沐的印象中,谢宣怀应无胆设计诓骗于他。

  南梁的主和派官员,他皆视之怯弱之徒,谢宣怀亦然。

  他认为,谢宣怀的反戈一击,必是受到了某种巨大压力,迫不得已而为之。

  而这种压力,只能来自于梁帝。

  或者说,谢宣怀已被梁帝所擒,伏击穆烈的是梁帝。

  以梁军的兵力,梁帝当可歼灭穆烈所部,亦不会为杨彦超所吓退。

  “梁帝是想避战,拖垮本王,还是使诈呢?”

  元沐猜测着。

  南征已有月余,即便梁军不扰淮水粮道,彭城储粮也快耗尽了。

  国力不济,不耐久战,终是北魏之弊。

  于此,元沐有自知之明,梁帝亦必明察秋毫。

  故元沐设围,旨在引诱梁军主力来援,一战而定胜负。

  相对的,梁帝可以拖延之策,待魏军粮尽自退。

  因此,元沐猜测梁帝有意避免决战。

  同时,他也不能排除梁帝使诈的可能。

  初夏已至,淮南天气渐热,魏军中已现水土不服之症。

  若决战地点南移,此症必重,亦必然更有利于梁军。

  然而他已别无选择,惟有一战,即使梁帝使诈,亦在所不惜。

  或败梁帝,而据淮南,镇将南封。

  或借梁帝之手,剪除对抗魏帝之镇将。

  此战已非单纯的两军交战,而是北魏国内政治诉求的延申。

  “出发多久了?”

  元沐问道。

  “一个时辰。”

  亲兵已经打探清楚,答得干脆利落。

  以二将复仇之急切,一个时辰足够他们追出百里之外。

  元沐吩咐一旁的长子元睿:

  “阿睿,你速率一万轻骑,前去接应,本王督大军于后。”

  “父王,若二位将军为梁军所困,末将当如何?”

  元睿反问。

  年逾而立的他,颇有乃父之风,心思缜密。

  任镇南将军长史,协助元沐打理军务。

  他想到了梁帝诱二将南追,并困之于南,从而迫元沐南下决战。….

    也就是说,梁帝将决战地点,选在了有利于梁军之处。

  同时,身为元沐之嫡长子,他尽知南征之秘。

  他留意到,杨彦超所率万骑援军,多镇将之兵。

  不知父王是否有先除镇将之意。

  若有,便不急于相援,以之消耗梁军。

  他则静观战局,牵制梁军,以待父王大军,决战之。

  如此,杨、穆二将有可能殁于阵中。

  如何面对门阀穆氏?

  痛失爱将,则有损父王。

  故他必须明确父王的真实意图。

  元沐听出了长子的言外之意,他明确表态:

  “若如此,力救之,拖住梁军,本王随后便到。”

  单以除镇将为目的,并非元沐之首选。

  他的首选是击败梁帝,据淮南之地,南封镇将。

  毕竟镇将之兵皆精锐,以其为北魏南方屏障,遏制南梁,乃上策。

  事不可为时,才可以除镇将为目的,取下策。

  “末将领命。”

  元睿慨然回应。

  他已知,父王欲毕其功于一役,消灭梁帝所率之梁军主力,进而荡平淮南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