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正朔之论-第2/2页

加入书签
  故萧绍瑜欲安置降兵之举,核心逻辑是增加人口。

  环顾降兵,他朗声道:

  “众位汉家兄弟,悠悠华夏衣冠,在梁不在魏,大梁欢迎你们回家!

  凡入大梁者,家有耕田传世,子孙香火不绝。”

  自五胡乱华以来,北方汉人为了生存,逐渐为胡虏所用。

  存亡断续之际,汉家王朝南渡,弃之如敝履,此怨已有百余年。

  萧绍瑜的正朔之论、华夷之辩,能消弭此怨,唤回百年游子么?

  他们自出生,便生活在外族统治之下。

  不像薛子都因有家族传承,而有对汉家朝廷的怀念。

  然于他们,正朔、华夷之辩,不如一饭。

  所以,萧绍瑜许诺以田,实利诱也。

  北魏鲜卑贵族大肆圈占土地,致流离失所者众。

  为了满足贵族的奢靡生活、战争所耗之巨资,北魏朝廷盘剥之重,百姓苦不堪言。

  降兵及其家人,亦不能幸免。

  如萧绍瑜所料,真正打动他们的,正是那句:

  “家有耕田传世,子孙香火不绝。”

  “殿下说的,可当真?”

  胆子壮些的降兵,问出了所有降兵的心声。

  他们当兵不过是为了果腹,很多人已是家无至亲,了无牵挂。

  可谓: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若于南梁,能过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他们不介意扎根南梁。

  须知汉人对土地的眷恋,是融于血脉的,是与生俱来的。

  所以,他们更关心的是:萧绍瑜能否兑现承诺。

  “本王若不能兑现承诺,愿倾囊相赠,放尔等北返。”

  萧绍瑜当即作出回应。

  他的意思很明确:有田可耕便留,无田可走,并赠路费。

  等一等,看一看,又不吃亏,何乐而不为呢?

  察言观色,萧绍瑜目力所及,降兵皆有喜色跃然于面。

  “吾等愿从殿下!”

  降兵皆拜服。

  萧绍瑜的思想工作,成效斐然。

  然其满面春风之下,心中所想却是另一番风景。

  “大梁之租、调、税,也不轻呢,先稳住人心吧。

  若于战后,父皇赏功授本王主政一方,或能有所作为。

  否则,破财承诺吧。”

  《梁书·武帝纪》载曰:

  帝临阵,斩魏将,降魏众,论正朔,辩华夷,许以田,收其心。

                                     .

  闲话风尘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