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小胜即退-第2/2页

加入书签
  暂不论谢韬能否取胜,只要战事稍加拖延,左卫军便将陷入重围。

  一旦被十余万魏军主力困住,再想脱身便难于登天了。

  而且魏军多骑兵,机动性远胜于左卫军。

  以步卒为主的左卫军,就算舍命突围,且突破重围。

  之后呢,躲得掉魏军骑兵的追杀么?

  正常情况,两条腿的人肯定跑不过四条腿的马。

  谢宣怀曾与魏军多有交手,他太清楚被魏军骑兵追杀的滋味了。

  那种滋味叫做: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正因享受过这种滋味,他必须与元沐所率魏军主力拉开距离,不可恋战。

  “伯父,大败魏军就在眼前啊,小侄请战!”

  谢韬仍不甘心。

  他是见小胜而不觉大败将至,亦割舍不下眼前之利。

  歼灭魏军一镇部族骑兵,足够他夸耀一世矣。

  同时,他将此作为自己的晋升之阶。

  待太子登基,他便可升任中护军,或者中领军。

  须知一朝天子一朝臣。

  萧锋和陆瀚洲都是梁帝的铁杆心腹,太子必换之。

  京畿重地,禁军兵权,必须掌握在自己人的手中。

  谢韬便是太子党中,军职最接近中护军、中领军者。

  他所缺者,惟独耀眼之战功。

  在门第观念极深的南梁,士族子弟升迁不太需要战功。

  然若二者门第相当,战功卓著的一方必然更具优势。

  可以预见,他最直接、最强大的对手,将是陆子瑰兄弟。

  其母,长公主萧碧婷,太子姑母。

  其父,武宁侯骠骑将军陆瀚清,门阀陆氏家主。

  从萧碧婷论,二人乃太子表弟。

  只要表明臣服态度,太子是会考虑重用的。

  从陆瀚清论,二人出身门第与谢韬相当,细论则犹在其上。

  毕竟二人兼具皇族萧氏、门阀陆氏双重血脉,而谢韬仅是门阀刘氏之婿。

  一旦门阀陆氏投靠了太子,太子必须作出平衡。

  罢了陆瀚洲,便须擢拔陆子瑰兄弟,至少其中之一。

  谢韬自觉,与二人相比,自己并无绝对优势。

  故他很难割舍,眼前肉眼可见的战功。

  “撤军!”

  谢宣怀语气坚决,再次拒绝所请。

  他果断下令撤军,没有解释,也没有时间解释。

  《梁书·武帝纪》载曰:

  魏左将军穆烈陷于梁营,尚书令谢宣怀引兵撤退。

                                     .

  闲话风尘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