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暗度陈仓-第2/2页

加入书签
  “既差典签府之人传旨,便意味着营中诸将,皆不知旨中之意。

  难道陛下察觉出有人通敌么?”

  回避诸将,必是梁帝有所怀疑。

  或者是,典签府掌握了某人的通敌证据。

  萧锋是梁帝的死忠,陆子瑰兄弟是梁帝最疼爱的外甥,他们是绝对不可能通敌的。

  从动机上分析,范雍的嫌疑最大。

  可是,他辅佐萧绍瑜屡败魏军。

  即使困于睢陵,至危之时,他都没有通敌。

  此时,已与梁帝大军汇合,他断没有通敌的可能。

  身为皇子的萧绍瑜,自然直接排除。

  若有问题,只能出在左右卫军。

  出京后,陈思浩听到了一些邸报上没有的内容。

  左右卫军的前后表现,他已然知悉。

  两军情形看似相近,细思之下却有不同。

  不同之处在于:曹兴霸的手上沾满了魏军将士的鲜血,而谢韬至今尚未与魏军兵戎相见。

  “谢左卫,有问题!尚书令,幕后主谋是你吧!”

  陈思浩心有所悟。

  在他看来,谢韬还没有通敌的胆量,拿主意的应该是谢宣怀。

  据此,他幡然醒悟,心想:

  “若再推诿,本官亦将受累,看来冯司马必须遵旨发兵了!”

  谢宣怀所为,尚瞒不过梁帝之耳目。

  陈思浩不认为,自己比谢宣怀更高明。

  之前,他授意冯国栋违抗萧锋将令,估计梁帝已然知悉。

  他意识到,这次出兵不仅是冯国栋将功补过之机,也是他的最后机会。

  他必须力主出兵,向梁帝表明悔改之意。

  否则,官位难保,仕途路断。

  须知在南梁,握有生杀予夺之权的,惟有梁帝。

  一切想清楚后,陈思浩说道:

  “有请圣使吧,本官见见他。

  切记:本官是返乡祭祖路过此地。”

  冯国栋当然明白,陈思浩这是要避嫌,总不能说是为他而来吧。

  同时,他估计陈思浩可能是预感到,自己的行踪很难瞒过典签府。

  与其鬼祟,不如旷荡。

  “下官亲自去请。”

  冯国栋回道。

  他是窃喜的。

  因为陈思浩出面,除了自保,自然也有保他的意思。

  而于梁帝驾前,陈思浩还是有些分量的。

  这是他所无法比拟的。

  《梁书·武帝纪》载曰:

  帝观高祖亲赐锦囊妙计,恍然。高祖遣使传旨阳城。吏部尚书陈公思浩恰入阳城。

                                     .

  闲话风尘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