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维钧秉公-第2/2页

加入书签
  自徐温离京后,东宫属官再无人敢于悖逆太子。

  徐温的遭遇,在东宫已然传开。

  他们为其惋惜的同时,亦不想步其后尘。

  其实,若是换作他们,结局只能更糟糕。

  是故,即使看出太子所行,时机并不成熟,失于草率、急切。

  他们也不会像徐温那样,犯颜直谏。

  没有了内部掣肘,太子终于可以放手大干一场了。

  他早已不满足于仅是检举,并痛恨在京诸王以检举反击。

  他索性动用监国之权,直接勒令刑部限期结案,对象自然是其门人之检举。

  内斗形式瞬间升级,太子要将在京诸王势力一网打尽。

  一时间,本已乌烟瘴气的建康,大有众芳摇落、繁华尽逝之态。

  山雨已来,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厉尚书,若要办成铁案,恐难于限期之内结案。

  您看,是不是......”

  刑部属官隐晦建议从速结案。

  太子的霸道、跋扈,他们早已领教过了。

  同时,太子对徐温的放逐,对东宫属官的贬斥,他们也有所耳闻。

  如此强势的太子,何人敢折其锋?

  至少,刑部属官已畏太子如虎,屈于淫威。

  “不可!

  本官不冤枉无罪之人,亦不放过罪行累累之徒,必依大梁律办案。

  同僚一场,相煎何太急。”

  刑部尚书厉维钧,否之。

  看似执法无情,实则顾念同僚之谊。

  他不想成为太子党同伐异的刽子手,也是在尽己所能保护无辜同僚。

  闻言,刑部属官无不动容,并汗颜。

  忽然,他们想到若是换作自己蒙冤,会有多么希望有人能主持公道。

  故皆拜服于厉维钧之风骨,遂为其担忧道:

  “若如此,太子殿下怕是要降罪于您啊。”

  “无妨。尔等尽管依律办案,若太子殿下追究下来,本官一身担之。

  以本官一身,而救众多同僚,值了。”

  厉维钧凛然道。

  他也是在安抚属下,保证不会罪及他们。

  “厉尚书高义无双,属下等惭愧至极。”

  刑部属官皆俯身作揖,感佩无限。

  其实,厉维钧除其前言,确是发自肺腑。

  同时,他也是秉持梁帝秘授之意。

  坚持秉公查办,坚决不肯草草定罪。

  很快,厉维钧的秉公之意和刑部办案之拖沓,便传入东宫。

  《梁书·武帝纪》载曰:

  太子詹事徐公温出京劳军,心生死志。刑部尚书厉公维钧秉持高祖秘谕,坚持依律办案。

                                     .

  闲话风尘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