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门阀政治

加入书签


"                                                                                庆功宴后,睢陵城内出现了异常忙碌的夜景。

  随处可见,举着火把的私兵队列和运送粮草的车队。

  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犹如蜿蜒小溪,分别朝郡仓、军营汇聚而去。

  未免发生不必要的拥堵,萧绍瑜在每个路口都安排了差役,作为引导,并置火盆照明。

  其作用类似于后世的交警,明显提高了调度的效率。

  同时,他命李逸率巡逻队,加强巡逻,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纠纷。

  为私兵、粮草调度,保驾护航。

  后勤事宜,萧绍瑜委任李东阳全权处置。

  诸如入库登记造册,出库审批及接收回执,定期承报军需物资结余情况及可持续时间等等。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的就是后勤保障。

  这样重要的岗位,萧绍瑜是必须用自己人的。

  对于这一点,李东阳也是深知其中三味。

  此刻,他坐镇郡仓,正在严明纪律。

  “本官奉九殿下王命,督理军需物资。

  凡出入郡仓,皆须经本官首肯,没有本官的手谕,任何人不准出入郡仓。

  违者,依军法从事。”

  同时,每笔出入记录,他皆要亲自过目,切断郡吏营私舞弊的可能。

  为确保纪律的严格执行,他向范雍借调了一队追云骑,负责郡仓门禁。

  私兵调配事宜,萧绍瑜则全权授命范雍。

  由范雍依各营实际情况及防区重要性,进行及时调配。

  在调配前,范雍有意将诸氏私兵打乱重编,再行调配。

  他所防范的,自然还是通虏。

  若一族私兵集中在某一城,便相当于给其家主通虏,打开了方便之门。

  打乱重编,便是运用了经典手段:掺沙子。

  自古人心难齐,诸氏家主不可能在通虏这等私密事情上,达成共识。

  故其族私兵,实际上是处于相互监督的状态。

  如此,方能将通虏的风险降至最低。

  范雍做事滴水不漏,四城皆有他所派的监军。

  监军的核心要务在于督将,毕竟将领通虏的危害性要远大于兵。

  古今帝王将帅用兵,多用此策。

  究其原因:信任的来源不是说,而是行动。

  绝对信任,不是没有,而是很少。

  譬如萧绍瑜对范雍的信任,就是绝对的。

  因为他们的命运是绑定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具体到操练事宜,范雍则下放权力,交由各营校尉具体落实。

  随着私兵的陆续入编,睢陵四城的防御力量快速充实起来。

  经历了夜战的郡兵和青壮,终于可以松弛紧绷的神经,分批撤回军营休整了。

  有此两大重臣分掌兵权与后勤,萧绍瑜方能安枕无忧。

  “伯勋,通知叶参军撤下来吧。”

  “是。”

  范伯勋领命退出正堂,朝庆功宴会场处的环绕假山走去。

  叶清玄率所部中兵,自庆功宴始便一直埋伏在那里。….

    若是有人胆敢假戏真做,叶清玄就是捍卫萧绍瑜的底牌。

  世间哪有那么多的幸运,所谓幸运,不过是准备充分罢了。

  无疑,栾云、钟山经受住了这次考验。

  对于陈朴,就没有考验的必要了,因为萧绍瑜用他,却不会信任他。

  这个人太危险,而且还是一个极致利己主义者,对任何人都没有忠诚可言。

  随侍在侧的刘广升,心中忽然有了明悟。

  “难怪庆功宴上,范郎将一直站在老夫与李长史身后呢。

  原来,他是奉了殿下之命,在暗中保护我们。”

  他想得没有错。

  当时,萧绍瑜内着软甲,自信还没有人能伤到他。

  至少,他坚持到叶清玄率部平乱,是没有问题的。

  是故,他命范伯勋着重保护李东阳和刘广升。

  毕竟二人不习武道,缺乏保命的手段。

  “刘参军,重掌济阴刘氏,你可有把握?”

  萧绍瑜问。

  他将刘广升单独留下来,所为的正是此事。

  随着济阴许氏的垮台,济阴刘氏便是济阴士族之翘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