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实体产品领域,发布一次硬件产品,完成需求、生产、销售完整路径,继而得到用户的反馈,通常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这才能验证在需求阶段的设计和决策是否正确。例如做手机,通常一年更新一个版本,很多手机产品在初期的设计不是特别成熟,在几代产品之后,才能够迭代到一个相对成熟的程度。
而互联网产品完成一个迭代的完整路径可能只需要几天的时间,且可以收集到大规模的反馈数据。于是,在互联网时代,AB测试这种经典科学工具,因为可以快速得到结果,且实验方法相对科学,成为最常用的产品工具。AB测试可以用来测试某一个变量的两个不同版本的效果差异。一般是让A和B只有某一变量不同,其他部分尽量一致,再测试用户对A和B的反应差异,再判断A和B哪个更好。通过AB测试可以实现更大规模和更快速的迭代,让产品设计和决策都更加科学合理。
除了AB测试,现在互联网又出现了「千人千面」,即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和喜好,展示可能符合用户偏好的信息,向每个用户展示的信息可能都不相同,进一步提高迭代和信息分发的效
俞军率。淘宝的首页推荐的所有内容都已经实现了千人千面,淘宝会根据当前用户最近的搜索、浏览、点击、购买数据,结合该用户的其他标签信息,进行商品推荐,尽量让展示的商品符合该用户的购买诉求。而让「千人千面」的推荐算法生效的模型,也可以基于用户反馈数据进行快速验证和迭代。而另外一个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其线下的零售店无法像淘宝一样拿到如此多的用户数据或行为数据。早些年,沃尔玛的很多数据只能来源于线下的访谈、问卷调研或者是用户的账单,并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优化商品选择、商品码放、做固定的促销等方式优化销售效率。由此可见,淘宝比沃尔玛的迭代速度快很多。
无论是AB测试还是「千人千面」,都是因为信息分发效率和数据可反馈性的提升,让互联网产品经理对产品本身可以进行快速的迭代,也需要产品经理具有快速迭代的能力。
而AB测试这种经典科学工具的普及,使产品工作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被科学化、标准化了。虽然产品工作不是都适用于AB测试,但我们知道,容易衡量的东西都会更高速地发展,直到被过度使用。
标准化能降低门槛,AB测试也进一步降低了产品经理的入行门槛,不但降低了对产品经理所拥有的经验和技术的要求,甚至降低了对其理解用户能力的要求,只会熟练运用AB测试就可以在某些产品工作上做出合格绩效。门槛降低,以及大众常见的以绩效为判断标准,使得我们更难区分产品经理的好坏。
AB测试还给了某些产品心弱的产品经理偷懒、少思考的理由,减少了他们在深度思考方面的锻炼和成长。但其实,快速迭代和AB测试都只是降低了互联网产品经理的门槛,互联网产品经理的上限却没降。
互联网产品经理的上限——其实非常幸运地——不但没降,还普遍高于传统的消费品时代和软件时代,原因就是用户量大。
那些有几百万以上用户的消费品或软件的产品经理(有实权的),一般也必须是优秀的、全面的、既懂用户需求又懂商业变现还可能懂效率生产的,但这种岗位机会太少,前置要求也太高。
而互联网产品的低门槛使进来的年轻人随随便便就有机会拿到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亿用户,通过这些有更大数量级用户的产品去打磨自己在用户、商业方面的全方位能力。而往上限走的能力要求,已经主要是理解用户、理解交易后的权衡取舍了,除了依然最为重要的实证性,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开始成为产品经理的主课。
3互联网时代特性之三:体验设计价值增大
互联网时代产品经理的影响力这么大,是因为需求、体验碰撞到一起,形成了双击效应(double-killingeffect)。
同时,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技术,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换非常高频、主动。用户的发言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都变强了,贴吧、博客、微博、微信培养了人们发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而互联网产品完成一个迭代的完整路径可能只需要几天的时间,且可以收集到大规模的反馈数据。于是,在互联网时代,AB测试这种经典科学工具,因为可以快速得到结果,且实验方法相对科学,成为最常用的产品工具。AB测试可以用来测试某一个变量的两个不同版本的效果差异。一般是让A和B只有某一变量不同,其他部分尽量一致,再测试用户对A和B的反应差异,再判断A和B哪个更好。通过AB测试可以实现更大规模和更快速的迭代,让产品设计和决策都更加科学合理。
除了AB测试,现在互联网又出现了「千人千面」,即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和喜好,展示可能符合用户偏好的信息,向每个用户展示的信息可能都不相同,进一步提高迭代和信息分发的效
俞军率。淘宝的首页推荐的所有内容都已经实现了千人千面,淘宝会根据当前用户最近的搜索、浏览、点击、购买数据,结合该用户的其他标签信息,进行商品推荐,尽量让展示的商品符合该用户的购买诉求。而让「千人千面」的推荐算法生效的模型,也可以基于用户反馈数据进行快速验证和迭代。而另外一个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其线下的零售店无法像淘宝一样拿到如此多的用户数据或行为数据。早些年,沃尔玛的很多数据只能来源于线下的访谈、问卷调研或者是用户的账单,并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优化商品选择、商品码放、做固定的促销等方式优化销售效率。由此可见,淘宝比沃尔玛的迭代速度快很多。
无论是AB测试还是「千人千面」,都是因为信息分发效率和数据可反馈性的提升,让互联网产品经理对产品本身可以进行快速的迭代,也需要产品经理具有快速迭代的能力。
而AB测试这种经典科学工具的普及,使产品工作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被科学化、标准化了。虽然产品工作不是都适用于AB测试,但我们知道,容易衡量的东西都会更高速地发展,直到被过度使用。
标准化能降低门槛,AB测试也进一步降低了产品经理的入行门槛,不但降低了对产品经理所拥有的经验和技术的要求,甚至降低了对其理解用户能力的要求,只会熟练运用AB测试就可以在某些产品工作上做出合格绩效。门槛降低,以及大众常见的以绩效为判断标准,使得我们更难区分产品经理的好坏。
AB测试还给了某些产品心弱的产品经理偷懒、少思考的理由,减少了他们在深度思考方面的锻炼和成长。但其实,快速迭代和AB测试都只是降低了互联网产品经理的门槛,互联网产品经理的上限却没降。
互联网产品经理的上限——其实非常幸运地——不但没降,还普遍高于传统的消费品时代和软件时代,原因就是用户量大。
那些有几百万以上用户的消费品或软件的产品经理(有实权的),一般也必须是优秀的、全面的、既懂用户需求又懂商业变现还可能懂效率生产的,但这种岗位机会太少,前置要求也太高。
而互联网产品的低门槛使进来的年轻人随随便便就有机会拿到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亿用户,通过这些有更大数量级用户的产品去打磨自己在用户、商业方面的全方位能力。而往上限走的能力要求,已经主要是理解用户、理解交易后的权衡取舍了,除了依然最为重要的实证性,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开始成为产品经理的主课。
3互联网时代特性之三:体验设计价值增大
互联网时代产品经理的影响力这么大,是因为需求、体验碰撞到一起,形成了双击效应(double-killingeffect)。
同时,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技术,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换非常高频、主动。用户的发言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都变强了,贴吧、博客、微博、微信培养了人们发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