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不一样的互联网产品经理-第2/4页

加入书签
进入互联网时代,出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变化——连接让信息以byte(字节)为单位快速交互传递。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信息复制分发的边际成本非常低,效率非常高。互联网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产品类别:在线信息产品。在线信息产品的一些关键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互联网产品经理」这种新生物,使这个时代的产品经理的职责和价值产生了重大变化。

信息的复制和分发,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中已经出现过多次巨大进步。早些年,信息的传递渠道之一是信件,在印刷术没有出现的时候,信件的复制依赖于手工抄写,受限于人力、书写工具等问题,信息复制成本非常高。

随着印刷术的出现,信息复制成本相对降低,大家也有了报纸、杂志这一类获取信息的渠道。但是,信息的传递仍旧有较多延迟,前一天发生的新闻,通常只能在第二天被分发传递到用户手中,中间需要经过内容生产、印刷、运输、配送等一系列环节。

随着技术进一步发展,个人电脑开始普及,软盘、光盘等新的信息载体出现。早些年的操作系统和软件都是刻录在光盘中的。相对于纸质印刷物,这已大幅降低了信息复制成本。但是,这些光盘的分发仍旧需要通过经销商体系进行,仍旧需要巨大的成本。

大用户量

多生产、多供给一份信息的边际成本极低,信息传输速度极快,信息产品还经常是免费的,这又使得可转化用户群极大地扩展。于是,只要产品确实有用户价值,在线信息产品很容易呈爆发性增长,很多产品都能在短短几年时间之内就达到用户数过亿,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传统的消费品和计算机软件中,只有凤毛麟角的产品能达到一个较大的用户数量级,且要通过很长时间的经营才能做到。

再加上互联网使信息传播和沟通更高效,用户更容易搜寻、度量、比较不同产品,使得市场竞争更激烈,出现马太效应,用户容易往头部产品集中,加剧了互联网产品用户量大的现象。

现在,全中国可能有几百个产品经理负责过千万级用户的产品。当用户量一大,产品

俞军就会变得或多或少具有平台属性,这时候就要重点权衡、考虑产品生态了,这种情况在以前也是少有的。

2互联网时代特性之二:快速迭代、数据和AB测试

快速迭代

消费品从生产者分发到消费者路径复杂,以前的计算机软件也至少要通过渠道销售一张光盘,它们要迭代一次新产品需要很长时间,这个迭代时长的差异就是一个关键点。

历史上,消费品和软件领域的产品经理岗位是不可能接收应届生并让他们快速上手的,通常是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人来担任,更多时候是已熟悉业务的人担任。在软件时代,工程师兼任或转职产品经理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

而在线信息产品是能快速迭代的:通过在线方式收集市场反馈的过程很快;更新代码和交互的新版产品生产起来也很快;分发更是远远快于消费品和光盘,有连接就能即时触达。

社会科学的重点是实证性,产品也是。产品获得市场验证是重点,现在的创业术语把这叫作PMF(productmarketingfit,产品市场匹配)。传统产品要找经验丰富的人去做产品经理,就是因为产品迭代成本高,不能轻易试错,提高新产品预判准确率的边际收益大。而快速迭代本身,已经能降低试错成本,也就已经能降低产品经理的入行门槛了,于是多年的行业经验或商业经验不再是必需的,懂技术也不再是必需的。

数据和AB测试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快速分发能力,让产品经理可以进行更快速的迭代,不断对产品进行完善。同时,又因为信息的可交互性,这些迭代又可以获取大量的反馈数据和信息,帮助产品经理进行正确的决策和判断。

在很多实体产品领域,发布一次硬件产品,完成需求、生产、销售完整路径,继而得到用户的反馈,通常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这才能验证在需求阶段的设计和决策是否正确。例如做手机,通常一年更新一个版本,很多手机产品在初期的设计不是特别成熟,在几代产品之后,才能够迭代到一个相对成熟的程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