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辽河

加入书签


慕容皝虽然以奇谋取胜,一战而平辽东内乱。但怒杀慕容仁也同样招来了必然的外患。占据辽西的段部鲜卑,本就与慕容仁有着攻守同盟的合作关系,其目的在于扶持慕容仁成为辽东之主,保障自己的后方稳定,以便于自己向南侵略后赵之土。慕容仁的死使段部鲜卑的南侵谋划彻底落空,致使其与慕容鲜卑的矛盾迅速激化。段部鲜卑自晋朝永嘉之乱以来,始终活跃在逐鹿中原的历史舞台之上,由于其实力雄厚,又毗邻幽燕,所以一直以来都是各方势力争取拉拢的重要对象。

 最初追随西晋幽州刺史王浚,后又受石勒招抚。由于石虎篡权夺位,石勒死后段部鲜卑便视后赵为贼寇,同时又受东晋拉拢,成为东晋在北方与其他势力角逐的重要力量。段部鲜卑依仗自身据有辽西之地,而臣于晋的正统身份,又凭借其所统三万余家,控弦上马四五万骑的军事力量,对后赵前燕压根不放在眼里,时常侵略后赵边境掳掠财宝,又攻击前燕据其土地人口,招致两方怨恨已久。

 而此时又因慕容仁之事,彻底激化了段部鲜卑和慕容鲜卑之间的矛盾,段部鲜卑首领段辽整军备战,希望借慕容仁之事,对慕容皝所领导的辽东公国。发动一次强有力的报复性军事行动。公元336年六月,慕容仁死后数月,辽河流域冰雪消融之际,段部鲜卑首领段辽一边派其部将李咏,以小股部队准备夜袭武兴,即今河北省唐山迁安市,作为进攻慕容皝的侧翼力量,此地距离慕容皝重要据点柳城,即今辽宁朝阳不足五百里。同时又联合宇文鲜卑对其进行夹击,于是宇文部首领宇文逸豆归率兵入侵安晋即今辽宁省辽阳市,为段部鲜卑声援,与之遥相呼应。

 段辽则派其弟段兰亲帅数万大军进攻柳城,在三路兵线的压力下,慕容皝沉着应战。先是派都尉张萌冒雨急行追击,仅因下雨就放弃军事行动的段部鲜卑将领李咏,生擒其人。而对于宇文逸豆归,慕容皝则认为其篡窃得国,群情不附,性识庸暗,将帅非才,国无防卫,军无部伍,其部不足为惧。如此一来,三线已破其二,只剩下驻军于曲水亭的正面之敌段兰所部。慕容皝遂亲帅五万步骑,迎战段兰,直接驻兵柳城。

 段兰见慕容皝倾巢而出,军容规整,旌旗漫天,心生怯意,知己胜算无两,在恐惧的驱使下,即刻命令拔营西撤。宇文逸豆归闻听段兰撤退,更是望风而逃。于是慕容皝坐享其成,不战而屈人之兵。

 只是慕容皝并不打算放过仓皇而逃的段兰,其当机立断,派遣心腹将领封弈,率一队轻骑迅速追击,趁敌人惊慌失措之时予敌以重击。封弈不辱使命,迅速追上段兰撤退部队后,大杀四方,段兰本有序撤退的部队被冲散,大量辎重粮草被抛弃于道旁,封弈遂将这些资粮拉回了柳城,慕容皝借段部之军粮犒劳三军,在柳城一住就是二十多天才离开。但在离开之前在营帐中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慕容皝和将领们详细分析了敌我形势,准确把握了敌方的心理动态,最终慕容皝认为段部鲜卑无功而返,屈辱缠身,短期内必然会再次反扑,于是决定让封弈设伏兵于柳城附近道路,以备不测。

 慕容皝的判断非常准确,段部鲜卑果然在之后率骑兵来攻,但由于慕容皝早做准备,在其伏兵的两路夹击下,段部鲜卑再次大败而归,损兵折将。慕容皝听闻捷报传来,命令世子慕容儁乘胜出击,攻占段部鲜卑多处城堡,大获全胜。慕容皝借此战之威,立求谏言之木,行广开言路之风。并于次年即东晋咸康三年,公元337年九月,由镇军左长史封弈牵头,以慕容皝责重而位轻为由,乞请慕容皝称燕王,慕容皝欣然接受,并设置官署,升镇军左长史封弈为国相,居百官之首,其他心腹将官也各有官阶封赏。同年十月,慕容皝正式称燕王,废辽东公国,建立燕国政权,由于在其后百年之间,前后有五个燕国政权相继建立,故史称慕容皝所建燕国政权为前燕,也是十六国时期慕容诸燕之祖。慕容皝称燕王的同时宣布大赦,建文昌殿,出行乘车以黄金为饰,以天子六驾为规格,所过之处要警戒清道,俨然一副帝王派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快书库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快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