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知晓薛仁果的将士已有离异之心,就命行军总管在浅水原安营扎寨以引诱他们。宗罗睺果然派出所有兵马前来进攻,唐军据守险要不出战。然后宗罗睺才发现上当了——附近根本没有水源,自己的人马好几天没有水喝,于是急忙全力进攻唐军以求突围。李世民估计贼人已又饥又渴,下令:“这回可以出兵了!”
天色将明,李世民派遣军队在浅水原列阵。宗罗睺奋力进攻,唐军前军很快就抵挡不住。这时李世民率军从北面突然杀出,顿时呈夹击之势,出人意料,宗罗睺急忙掉头应战。李世民带领几十名骑兵冲入敌阵,唐军内外奋力攻杀,呼喊之声响彻天地,宗罗睺军队大败,被斩首数千人。李世民率领两千骑兵追杀,秦州总管窦轨拉住他的马苦苦劝谏:“宗罗睺虽然战败,后方的薛仁果还有坚城可守,我们不该轻易冒进,先侦查一下再说吧。”
“这个我已经考虑过了,现在我军势如破竹,机不可失,舅舅不要再说了。”李世民挥鞭而前,继续进军,与薛仁果隔泾水而阵,薛仁果手下兵将临阵投降的不计其数。薛仁果大惧,入城据守,被李世民大军重重围住,无计可施,最终投降。李世民收获精兵万余人,百姓五万口。
诸将都来道贺,趁机询问李世民:“您一战而胜宗罗睺,却舍弃步兵,又没有攻城器械,轻骑直攻敌方城下。大家都觉得您不能成功,结果竟然攻克了城池,是为什么呢?”
李世民说:“宗罗睺率领的都是陇西(甘肃)之人,将领骁勇,士兵凶悍,这次虽然被我们出其不意地击败,但其实损伤不多。如果让他们逃回城中,薛仁果加以抚慰,将来势必又会是一场恶战。所以我不断追击,就能持续逼迫他们向陇西溃逃,这样城中的守备就会虚弱很多了。加之薛仁果已被打怕,又没有时间谋划,所以就投降了。”众将听完都心悦诚服。
李世民将获得的降卒,全数交给薛仁果的兄弟以及宗罗睺率领,还跟他们一同射猎,没有任何猜疑防备。贼人既害怕他的威名,又感念他的恩德,最终都愿以死效劳。高祖认为薛仁果父子之前杀死太多唐军将士,应杀尽他们同党以告慰死去的冤魂,经李密劝谏,最终只杀掉了薛仁果,赦免了其他人。
高祖后来又派遣李密前去迎接李世民,李密仗着才略威名,面有傲色。等见了李世民,不觉惊讶,私下和心腹说:“秦王真英主也,不是这样的人,何以平定祸乱?”
徐世勣占据李密旧地没有依附任何人,碰巧跟随李密到长安的魏征被高祖任用为秘书丞,他特地写信劝说徐世勣归降。徐世勣于是决心向唐,说:“这些百姓和土地,都是魏公的。我如将他们献出,等于用主君的失败来追求自己的功名富贵,是可耻的。我应该编算好户口、士兵、马匹的数目交给魏公,让他自己献出。”
后来徐世勣的使者到达长安,没有拜见高祖,而是留下一封书信给了李密。大家都非常奇怪,问了使者才得知徐世勣的心意,高祖叹道:“不贪功,不背德,难得的忠臣!”赏赐徐世勣姓“李”,改名李世勣,命他镇守虎牢(河南)以东的所有州县。
李密骄贵日久,又自负归降之功,总觉得朝廷对他不够礼遇,常郁郁不乐。唐朝的国宴大典,让李密负责膳食,他深以为耻,于是假意向唐高祖献策:“臣空蒙陛下宠爱,安坐京师却没有功劳。河南之众都是臣昔日的部下,臣愿意前去招抚他们,然后攻取王世充以报圣恩。”高祖早就听闻李密旧将大多不愿依附王世充,欣然允诺,但朝中大臣都不同意:“李密狡猾无常,放他离去等于纵虎归山。”
高祖说道:“帝王自有天命,如果他真要背离而去,也没什么值得可惜的,正好让他和王世充鹬蚌相争,朕则坐收渔翁之利。”于是派遣李密前往河南,临行前,赐酒给他说:“咱们共饮这杯酒,就表明是同心,希望吾弟建功立业,不要辜负朕的好意。丈夫一言许人,当值千金。很多人坚决反对你前往,但朕对你推心置腹,不是他人所能离间。”李密受命再拜,高祖任命王伯当担任李密的副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天色将明,李世民派遣军队在浅水原列阵。宗罗睺奋力进攻,唐军前军很快就抵挡不住。这时李世民率军从北面突然杀出,顿时呈夹击之势,出人意料,宗罗睺急忙掉头应战。李世民带领几十名骑兵冲入敌阵,唐军内外奋力攻杀,呼喊之声响彻天地,宗罗睺军队大败,被斩首数千人。李世民率领两千骑兵追杀,秦州总管窦轨拉住他的马苦苦劝谏:“宗罗睺虽然战败,后方的薛仁果还有坚城可守,我们不该轻易冒进,先侦查一下再说吧。”
“这个我已经考虑过了,现在我军势如破竹,机不可失,舅舅不要再说了。”李世民挥鞭而前,继续进军,与薛仁果隔泾水而阵,薛仁果手下兵将临阵投降的不计其数。薛仁果大惧,入城据守,被李世民大军重重围住,无计可施,最终投降。李世民收获精兵万余人,百姓五万口。
诸将都来道贺,趁机询问李世民:“您一战而胜宗罗睺,却舍弃步兵,又没有攻城器械,轻骑直攻敌方城下。大家都觉得您不能成功,结果竟然攻克了城池,是为什么呢?”
李世民说:“宗罗睺率领的都是陇西(甘肃)之人,将领骁勇,士兵凶悍,这次虽然被我们出其不意地击败,但其实损伤不多。如果让他们逃回城中,薛仁果加以抚慰,将来势必又会是一场恶战。所以我不断追击,就能持续逼迫他们向陇西溃逃,这样城中的守备就会虚弱很多了。加之薛仁果已被打怕,又没有时间谋划,所以就投降了。”众将听完都心悦诚服。
李世民将获得的降卒,全数交给薛仁果的兄弟以及宗罗睺率领,还跟他们一同射猎,没有任何猜疑防备。贼人既害怕他的威名,又感念他的恩德,最终都愿以死效劳。高祖认为薛仁果父子之前杀死太多唐军将士,应杀尽他们同党以告慰死去的冤魂,经李密劝谏,最终只杀掉了薛仁果,赦免了其他人。
高祖后来又派遣李密前去迎接李世民,李密仗着才略威名,面有傲色。等见了李世民,不觉惊讶,私下和心腹说:“秦王真英主也,不是这样的人,何以平定祸乱?”
徐世勣占据李密旧地没有依附任何人,碰巧跟随李密到长安的魏征被高祖任用为秘书丞,他特地写信劝说徐世勣归降。徐世勣于是决心向唐,说:“这些百姓和土地,都是魏公的。我如将他们献出,等于用主君的失败来追求自己的功名富贵,是可耻的。我应该编算好户口、士兵、马匹的数目交给魏公,让他自己献出。”
后来徐世勣的使者到达长安,没有拜见高祖,而是留下一封书信给了李密。大家都非常奇怪,问了使者才得知徐世勣的心意,高祖叹道:“不贪功,不背德,难得的忠臣!”赏赐徐世勣姓“李”,改名李世勣,命他镇守虎牢(河南)以东的所有州县。
李密骄贵日久,又自负归降之功,总觉得朝廷对他不够礼遇,常郁郁不乐。唐朝的国宴大典,让李密负责膳食,他深以为耻,于是假意向唐高祖献策:“臣空蒙陛下宠爱,安坐京师却没有功劳。河南之众都是臣昔日的部下,臣愿意前去招抚他们,然后攻取王世充以报圣恩。”高祖早就听闻李密旧将大多不愿依附王世充,欣然允诺,但朝中大臣都不同意:“李密狡猾无常,放他离去等于纵虎归山。”
高祖说道:“帝王自有天命,如果他真要背离而去,也没什么值得可惜的,正好让他和王世充鹬蚌相争,朕则坐收渔翁之利。”于是派遣李密前往河南,临行前,赐酒给他说:“咱们共饮这杯酒,就表明是同心,希望吾弟建功立业,不要辜负朕的好意。丈夫一言许人,当值千金。很多人坚决反对你前往,但朕对你推心置腹,不是他人所能离间。”李密受命再拜,高祖任命王伯当担任李密的副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