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隋炀帝(2)-第3/6页

加入书签
 等杨玄感通过城下时,杨智积爬上城墙,插着腰,指着他破口大骂。杨玄感大怒,打算进攻,李密进谏:兵贵神速,我们要头也不回的向西直插敌人后方。不然等追兵来了,我们进则无法攻陷潼关,退又没有防御的地方,大事去矣。杨玄感不听,开始攻城,焚毁了城门。杨智积也从城内往外放火,阻碍敌军进入。一连三日,杨玄感怎么也攻不进去,只得率军向西逃。

 没过多久追兵就赶到了。隋将宇文述卫文昇屈突通一起进攻,杨玄感且战且退,一日三败,众皆溃散,带着十几人跑了。他对弟弟杨积善说:我不愿受人凌辱,求你将我杀掉。杨积善抽刀将他砍死,刚想自杀却被赶来的追兵捉住,与杨玄感的首级一起送往朝廷。当初那十几万举兵响应的百姓,听到他战败的消息后也各自溃散了。

 炀帝因为弘化郡太守的亲人参与了此次造反,特别派遣卫尉少卿李渊前去取代他,并将关右十三郡的军队都交给他指挥。李渊待人宽厚仁爱,很得众心,相貌奇特与众不同,久而久之炀帝对他也开始有了戒备。加上此时民间传出了李氏当为天子的预言,炀帝对他越来越忌惮,没过多久就把他调回了身边。李渊十分害怕,故意日夜饮酒放纵,私下又贿赂重臣,以求尽可能低调地隐藏自己。

 叛乱平定后,有次炀帝和御史大夫裴蕴聊天,突然问道:裴蕴啊,你说为什么杨玄感振臂一呼就有十几万人响应呢?裴蕴很欣慰,心想陛下终于知道自己的错误,以后要勤政爱民了。炀帝紧接着说:依我看来,还是天下人口太多了。人一多就容易聚一块,聚一块就容易出乱子。看来咱们要想办法多减少点人口了。于是让裴蕴采用严刑峻法,大兴牢狱,杀了三万多人,其中至少有一半是被冤死的。比如杨玄感围困洛阳时,曾下令打开粮仓赈济百姓。炀帝后来下令,凡是接受米粮的,全部活埋。另外凡是和杨玄感结交的,不论是否参与叛乱,也全部按罪论处。

 别看炀帝心狠手辣,嗜血好战,骨子里却是个文人雅士。喜欢吟诵佳句,也喜欢写诗。在出征高丽时曾写下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的句子。他还自己著书立作,在做皇帝的二十年中从未停止。亲自设置王府学士,多达百人,从事书籍编纂工作。从经术地理医术占卜,到佛家道家,甚至赌博打猎都有著述。他命令将旧书重复冗杂的部分撤去,重新归类排序,必须精细。最终成书三十一部,一万七千多卷。

 炀帝的书房也实现了和现代化接轨,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早期可喜的自动化:每次进入,宫女拿着香炉走在前面。当踏在地上机关时,会有两个手工的飞仙从天而降,同时伴随着华美的帷幔缓缓垂下。门扉和书橱的门也全是自动开启的。炀帝出去后,飞仙又会自动上去,帷幔也缓缓收起。

 不过他从来自恃才学,不愿意看到别人文章比他好。另外不喜欢接受批评建议,无论政治还是文学,身边人但凡说出一点不好就难免刑罚。

 话说杨玄感兵败之后,李密也成了俘虏,一块被押解的的还有杨积善(杨玄感弟弟)和韦福嗣。志吞天下的李密当然不愿就这么结束,暗地里开始谋划逃跑。拿出所有金银钱财给使者说:反正我就要死了,留着这些也没用,全给您了。等我被杀之后,麻烦您替我安葬,剩下的就当报答您的恩惠了。使者欣然答应,真把他当成了求死之人,渐渐放松了警惕。某个晚上,李密请求使者通融买了些酒食,大家一起畅饮喧闹,还叫上了押送的人一起喝。将他们灌醉之后,李密就打算翻墙逃走。他叫上韦福嗣,韦福嗣却说:我本是忠心的隋将,战败被杨玄感俘虏,始终没有投降。我又没有罪,朝廷不会怪我的。杨积善也认为自己亲手杀死了杨玄感算是大义灭亲,能够活命。结果只有李密逃了。

 后来韦福嗣和杨积善顺从的被押到了终点。先被绑在架子上,接着用车轮套头,然后九品以上的官员拿着兵器对他们乱砍乱射。等肢体破碎糜烂后,再执行五马分尸。他俩到死都还大叫着说自己罪不至死,只剩了嘴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