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准备和思考

加入书签


当我们想要展现出自己美好一面时,有时候无须刻意为之——不用解释,也不必装饰,你自身的风度即能为自己代言。

——艾米·柯蒂(AmyCuddy

[1]

),

《存在:让最有力的自己迎接挑战》

在接触了形形色色饱经磨难的人,了解他们坚持的全过程后,我积累了很多生活素材。我也认识到观看风暴这一阶段的重要性,它是用以准备和思考的关键时刻,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克服风雨过后的困难处境。我自己的不幸经历也证明了不愿稍作等待(相当于不接受现实)会招致数不胜数的问题,包括药物依赖、抑郁甚至是自杀。

你阅读本书的原因,可能是你自己或是你爱的人正遭遇困境,你想知道自己能够做些什么。

你正处于自己风暴的中心——某些地方出了问题,总感觉哪里不对。你问我应该怎么做?我会跟你说,请稍等片刻。

我知道你现在在想什么。你刚刚买了一本书,想要取得一些进展,试图为自己「做些什么」,但居然只是听到某个人(可能就是我)毫无根据地告诉你不要行动,不要做任何事!请听我说完。通常当我们采取行动的时候,我们会不假思索地率性为之,处于压力状态下尤其如是。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并没有客观考虑合适的处理方法就贸然行动。我们的情绪和行为都是被旁人、自我和环境所操控。在这种状态下采取行动只是在白费力气。

反应(reaction)或是应对(response)?它们有何区别?

反应是一种防御机制(

),而应对是一种支持系统(

)。以下列举了一些例子,可以借此判断你处于哪一种模式,是与肾上腺素相关的反应模式,还是意识清楚、目的明确的应对模式。

反应=本能行为

●即使不涉及躯体相关的行为,也会带来躯体的感觉

●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通常在一段时间内只有一种反应

●当时感觉很好,但当荷尔蒙消耗殆尽后会感觉很糟糕

●经常因为外在的目标物而释放

回想一下你上次和别人出言不逊或是对着电话那一头的操作员因为某个账单问题而发泄怨气的场景。其实早在对方表明对你的情况爱莫能助之前,你就已经生气了。

应对=有意识的选择

●能持续很长时间

●一段时间可以有数种应对方式

●会考虑不同的选择和可能情况

●需要较高的智力条件

●符合决策者个人目标、道德观和人格特征

●是符合决策者的最大利益所做的选择

我发现在无为的状态中蕴含着智慧,我将这种接纳的状态称为「观看风暴」。若你能将注意力集中于那些艰难的处境、全心全意地去感受你所经历的痛苦体验,你会如我所见:你无法操控这场风暴。是的,这很可怕,但它也无法操控你。观察这场风暴能帮助我们避开一些误区,避免将这些坏事视作是针对自己发生的,也避免将他人的行为、观点或拒绝的举动解释为自身价值的不足。在一场混乱事件中,我们可以选择给自己一些时间稍事休整、查看局势、充分了解情况并选择更好的对策。

我想到了一句格言,并把它当作生活的准则:「当困难来临,以不变应万变,直到事态明朗,方可继续前行。」只有确保了坚定而一致的想法,我才有信心做出稳定而可靠的事。

[1]

艾米·柯蒂,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社会心理学家。!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