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的一篇文章说得很妙:「王小川曾说,他的性格中还有一面是『面对世事变化懒得应对近乎迟钝』,这种迟钝他很清楚,并一直坦然接受性格决定的命运。」
仔细读来,这句话里不无辛酸。但也说明了一件事,王小川是一个骨子里很正统、对上很忠诚、做事很坚持、攫取**不是很强烈的人。
王小川和周鸿祎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虽然他们都有才华、都是技术出身,但他们是那种天生会彼此抵触的人。由于这种抵触,王小川甚至能超越自己所谓的「迟钝」,在周鸿祎靠近的时候作出极为强烈的反应。
周鸿祎第一次对搜狗表流出明确的愿望,是在2010年谷歌退出中国市场前后。这也是搜索历史上一个难得的「空窗期」。以谷歌留下的近20%市场份额而言,谁能获取便是三分之一的百度。而当时百度的市值已经超过300亿美金大关,所谓三分之一的百度也就是一个百亿美金公司,这个机会当然极为诱人。
于是周鸿祎对张朝阳提出,希望买下搜狗浏览器,然后360与搜狐成立合资公司专做搜索引擎。
据说张朝阳是颇为动心的,动心的原因是他也有搜索情结,毕竟搜狐的名字里就有一个「搜」字。在他看来,卖掉不那么关键的浏览器,然后和周鸿祎合力做搜索,是很有可能成为市场老二的。
但是张朝阳对周鸿祎的气质不敏感,王小川却极为敏感。虽然他表面的说法是:「浏览器是做搜索重要的流量入口」,但是骨子里却可能是不愿意和周鸿祎共事。
接下来便是著名的桥段「小川杭州游说马云」。这次谈话据说持续不到一个小时,马云问了三个问题:有没有机会做成?团队可不可信?对阿里有没有好处?
王小川的回答也很直接。第一,他认为搜狗能成,不然无法解释自己多年的坚持;第二,无论是张朝阳,还是他本人都是可信的;第三,搜狗如果大成,可以极大牵制百度,协同阿里,这好处怎么会看不见?
马云为之动容,随后安!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仔细读来,这句话里不无辛酸。但也说明了一件事,王小川是一个骨子里很正统、对上很忠诚、做事很坚持、攫取**不是很强烈的人。
王小川和周鸿祎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虽然他们都有才华、都是技术出身,但他们是那种天生会彼此抵触的人。由于这种抵触,王小川甚至能超越自己所谓的「迟钝」,在周鸿祎靠近的时候作出极为强烈的反应。
周鸿祎第一次对搜狗表流出明确的愿望,是在2010年谷歌退出中国市场前后。这也是搜索历史上一个难得的「空窗期」。以谷歌留下的近20%市场份额而言,谁能获取便是三分之一的百度。而当时百度的市值已经超过300亿美金大关,所谓三分之一的百度也就是一个百亿美金公司,这个机会当然极为诱人。
于是周鸿祎对张朝阳提出,希望买下搜狗浏览器,然后360与搜狐成立合资公司专做搜索引擎。
据说张朝阳是颇为动心的,动心的原因是他也有搜索情结,毕竟搜狐的名字里就有一个「搜」字。在他看来,卖掉不那么关键的浏览器,然后和周鸿祎合力做搜索,是很有可能成为市场老二的。
但是张朝阳对周鸿祎的气质不敏感,王小川却极为敏感。虽然他表面的说法是:「浏览器是做搜索重要的流量入口」,但是骨子里却可能是不愿意和周鸿祎共事。
接下来便是著名的桥段「小川杭州游说马云」。这次谈话据说持续不到一个小时,马云问了三个问题:有没有机会做成?团队可不可信?对阿里有没有好处?
王小川的回答也很直接。第一,他认为搜狗能成,不然无法解释自己多年的坚持;第二,无论是张朝阳,还是他本人都是可信的;第三,搜狗如果大成,可以极大牵制百度,协同阿里,这好处怎么会看不见?
马云为之动容,随后安!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