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周鸿祎的野望:360 搜索市场侵攻战-第3/4页

加入书签
第五个角度,百度和360的矛盾很深,且有现实的冲突。

在历史上,百度和360一度有过蜜月期,360浏览器曾经长期以百度为默认搜索引擎,为百度带去了大量流量,百度也一直为这些流量给360分成,同时双方还有不少资源交换,如百度在天空软件站给360推广位资源。然而,随着百度自身的流量越来越大,同时百度又是一个在客户端领域相对弱势的企业。于是,百度对继续用流量分成去滋养360有了深深的疑虑。

这种事在百度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当年,百度在培育自己的电商业务「有啊」的同时,也不拒绝来自竞品淘宝的大量推广费用,最终导致阿里做大,「有啊」早夭。

林军由于360在扩张市场上表现出的「野蛮」,由于百度旗下Hao123和360网址导航的利益冲突、由于360在浏览器和导航两个流量入口的业务越来越多的展现出360对流量的掌控能力,以及周鸿祎和李彦宏之间从来没有建立起个人信任等种种因素,百度断然停止了对360的分成。360随即把百度告上法庭,并且用「盘外招」提示百度的多个应用有安全风险,百度亦因为360的这些狙击而反诉360不正当竞争。所以,360发起被称为3百大战的第四次搜索努力的时期,也是历史上百度和360关系最糟的时期之一。

在以上五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360对于百度发起搜索领域的挑战,也就不言自明了。

在勾勒3百大战(后来因为搜狗的卷入,又被称为搜索的「三国杀」)的壮阔图景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当时市场上还有哪些变量。

根据艾瑞发布的数据,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规模54.9亿元,百度市场份额增大,一家独占77.6%,排名第二的谷歌中国的市场蛋糕不断萎缩,而搜狗则占据12.7%,其它一些国内厂商的份额太小可忽略不计。这是3百大战前的数据。

不过,搜狗虽然在市场份额上超过10%,但变现能力却较差。根据易观智库EnfoDesk产业数据库发布的《2012年第3季度中国搜索引擎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第3季度,不计算代理商的渠道收入分成:中国搜索引擎运营商排名前三的百度、谷歌中国、搜狗分别占78.6%、15.3%和3.2%。

虽然收入较低,但考虑到谷歌已经事实上退出中国市场和服务的不稳定,360和百度之间最大的变量,是搜狗。

搜狗是搜狐于2004年成立的全资子公司,这个名字取自2001年电影《大腕》里的一句幽默台词:「他们搜狐,我们搜狗,各搜各的!」

搜狗当时成立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为了替代已经有些老化的搜狐在搜索引擎方面的品牌。曾经得到过杨振宁教授亲自颁奖的清华才子王小川是搜狗的灵魂人物。

在搜狐这些年戏剧性的起起落落中,搜狗相反发展地比较稳健,在搜狗输入法、搜狗浏览器和搜索引擎方面,一直有章有法,是搜狐最为优质的互联网资产。

2010年8月9日,被后来戏称为「搜狗日」的那天下午,搜狐与阿里巴巴联合召开发布会宣布:阿里巴巴与搜狐已达成一致,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发展搜狗。搜狗负责人王小川将出任新合资公司CEO。搜狐将保留搜狗的大股东的地位,阿里巴巴和云峰基金股份占比为16%。

当天中午,王小川在其微博发布一条消息,「搜狗分拆,阿里注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回到办公室,第一时间打开微博,与业内的朋友、搜狐的网友分享这条消息。相信业界对搜狗

林军的质疑和期待都蛮多的,我们自当继续努力,争取做互联网创新的旗手!」

表面上看是一拍即合,其实中间颇费周折。

27岁就成为搜狐副总裁的王小川,公认是计算机神童的王小川,很早就展露出过人才华的王小川,一直有做出更大的改变命运的机会,却为什么守着这块说上不上,说下不下的基业,一干就是近二十年?

《中国企业家》的一篇文章说得很妙:「王小川曾说,他的性格中还有一面是『面对世事变化懒得应对近乎迟钝』,这种迟钝他很清楚,并一直坦然接受性格决定的命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