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ThosewhomGodwishestodestroy,hefirstmakesmad。
作为一家很有特点的互联网企业,360个性十足;但其虽然重要,从实力来说,却并不是顶级企业。它之所在沸腾新十年有限的篇幅里如此多次出现,主要是其创始人周鸿祎的性格,使其永远不是最有分量,却总是扮演最大变量的角色。
2011年的春天,周鸿祎第一次乘坐租来的湾流公务机,第一次购买杰尼亚的西装,第一次「按打购买」新衬衣,开始了演讲-转场-再演讲的历程。
此刻,正是狭义上的3Q大战刚刚落下帷幕,而以诉讼战和规模较小的产品战为延续的广义上的3Q大战第二阶段揭开序幕之时。更是360酝酿再战腾讯、再战百度、力擒猎豹、袭扰小米的前夜。
国内战事不休,反而提升了360的影响力。周鸿祎反复对投资人宣讲的有这样一些重点:
1.360的活跃用户有3.39亿,在中国的渗透率为85.5%,按用户计算是中国第三大互联网公司,同时还是第二大浏览器企业和第一大移动安全企业。
2.360还讲了一个故事:我们是中国唯一敢和腾讯正面掐架不输的公司。
炮声隆隆中,2011年3月30日奇虎360正式在美国纽交所挂牌成功,开盘后便大涨86.2%到27美元,此后一路狂涨,最终报收于34美元,首日涨幅达130%以上。
周鸿祎的《颠覆者》一书中记载,由于成功上市,360的投资者也赚得盆满钵满,如鼎晖创投2006年投资的500万美元,按当天股价计算的回报是2亿美金;红杉两轮投资700万美元,持股8.5%,净赚4.98亿美元……
这时候,有人写文章称赞360的商业布局「环环相套」,周鸿祎说了一句半是谦虚半是真话的话:「这根本不是我的完美计划,只是一场惊天动力的华丽冒险……」
然而,既然已经成为公众公司,360就必须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和可预期的增长空间,但在这个问题上,360恰好存在巨大的隐患。
有很多人质疑的一个问题是,360为什么到了2012年还要做搜索?国内公认的搜索大战不是以谷歌退出,百度市占率超过70%而告终了么?在一个已经有寡头的市场中,在一个未来已经对移动互联网打开并有大量空白领域的时空里,重启PC端的搜索大战,周鸿祎究竟是怎么想的?
沸腾新十年认为至少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
第一个角度,是360根基不稳。
曾经当过3721代理公司总经理的互联网人符德坤,曾经在搜索三国杀期间写下一系列精彩的评论文章,前后共有十几篇。这些文章的风格狂放不羁,颇有一些不雅之词,但在很多问题上却看得
林军很精到。
符德坤首先分析了当时中国互联网的格局,他说:「腾讯、阿里、百度,掌握整个互联网70%的资源,这才是真正的三国!360至今为止还不算是独立王国,更像是打家劫舍的匪兵!」
他进一步分析说:「360做搜索是必然的,因为现在的360还是个『金花子』,别看上市、流量、占有率这些外套,360的收入部分,全跟草根小站长一样,靠流量批发过日子。除游戏联营稍微光鲜一点,没一项收入是体面的,总不能老抬着金饭碗天天讨饭吧?」
这些观点可谓话糙理不糙,360虽然号称用户第三、市值第五,但是其最核心的安全业务其实是免费的。360的收入开始商业化变现,其实是随着浏览器、导航站这两个流量入口的业务开始有起色,才逐渐能够实现的。而这些业务的支撑其实还是源于小白用户对360安全的「盲目崇拜」或者「恐惧心理」。360一直没有一块与其体量相称的利基市场,这严重限制了其发展。
第二个角度,我们姑且称为周鸿祎的「枪手本色」。
周鸿祎的最大爱好之一,就是枪械。每次去美国,只要有可能,一定会去射击场过枪瘾。据说上市前几天,为了平息心中的焦虑,他还拉着上市团队去了旧金山机场附近的一个靶场,长枪短炮乒乒乓乓了半天。在国内,他自然没有条件玩真枪,于是代替以真人cs。不知道有多少和他相熟的企业、机构、朋友被他拉到北京郊区cs场里一决高低。而据这些人反映,周鸿祎和他团队的cs水平是相当得高,一般外人很难打过他们,那是长期苦练的结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