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在美洲的发展历程,就在印地安公主波卡洪塔斯死在英国的三年之后,1620年9月,一艘破破烂烂的,排水量只有180吨的帆船,从英国的普利茅斯港启航了。
船上的旅客有102名,其中35名清教徒分离派成员,剩下的是农民破产者,渔民,犯人还有14名英国的契约奴隶。
当然,无论是什么人,伦敦公司总是友好热情地接待,只要你能付得起船票,俺就把你送到你要去的地方,这一次的目的地依旧是那传说中大家都发了财的弗吉尼亚。
但当时无论是伦敦公司,还是这艘船上的客人,没有一个人想到他们即将面对的是什么,也没有人会预测到,他们很多人的名字一不留神就刻在了历史的大舞台上,永远地被后世景仰。
在继续讲述这些人的故事之前,我想我们有必要先解释一个概念,那就是清教徒。
这是美国历史上论重要性排名第一的一个单词,任何别的词汇,什么华盛顿,自由,人权什么的,都必须排在它的后面。我们要聊美国历史,自然也绕不过去这个词。
那么,啥叫清教徒呢?这事儿,必须从基督教说起。大家都知道,基督教在创立之初,那也是和其他宗教一样,很受排斥和打击的,连创始人耶稣也被罗马人钉到了十字架上处死了,可谓是十分弱小的一部辛酸发家史。
但是到了公元392年,不知道是不是上帝显灵,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结果就是基督教一跃而成为帝国第一大宗教,发展那叫一个迅猛。
这件事,如果你对比一下中国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会发现他们是惊人的一致,都是在混乱的各种学说中找到一个当时统治者认为对自己有利的思想,而且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同样的深远。
欧洲以及后来所有受欧洲人控制的地方从此都笼罩在基督教的光辉之下,同样,儒家也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准配置,一直到今天。
到了后来,迪奥多西这位罗马皇帝临死的时候,又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把好端端的一个大罗马帝国咔嚓一下,分为两半给两个儿子了。
西边这个叫西罗马帝国,东边的那个自然就是东罗马帝国。基督教上上下下各种神职人员那也是人,而不是神,帝国都分成两半了,他们也就跟着慢慢变成两半了。
东罗马帝国上的基督教认为自己是正宗的,就称呼自己叫「东正教」,西边的那个不甘示弱,也给自己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天主教」。
但好景不长,没过多长时间,西罗马帝国就被北边的日耳曼人给灭掉了。不过呢,西罗马帝国国家和皇帝虽然都灰飞烟灭了,人家还有一位基督教公认的领袖,那就是「教皇」大人。
这位爷在当时的欧洲也算是奇货可居,在西欧群雄争霸的过程中,各国的皇帝都想拉拢一下教皇,但是历代的教皇也不傻,你拉拢我,那我就利用你。
从西罗马灭亡的公元476年,一直到十六世纪初这1000多年里,西边的这个「天主教」在教皇的带领下,势力那是越来越大,如果你生活在中世纪的西欧,不信「天主教」这玩意那不是出门丢不丢脸的问题,而是丢不丢命的一个抉择。
问题是,「天主教」本身后来变得相当地**,《圣经》这本书只能用古拉丁文写,而且一般人你是看不到的,必须让神职人员在你面前领着你读,然后给你解释,换句话说,教会直接垄断了话语权。
普通老百姓要想和上帝他老人家沟通一下,汇个报,做个忏悔什么的,那是必须通过这些神职人员的,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由此你就知道发生了什么,和天堂打电话这样的好事岂是那么容易实现的?
结果就是大量的神职人员**贪婪,横行不法,欺男霸女那都是经常的事情,公开包养情妇,公开索贿受贿更是成了一种相当时髦的做法。
按理说,神职人员的**是由于家里困难,思想觉悟不高,也许还说得过去,可是下面这件事就是很让人佩服天主教会那奇葩一样的思维。
他们居然由教皇带头,出售一种叫做「赎罪卷」的东西,你可以想象一下,几个神父站!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