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天人合德-第2/2页

加入书签
    “孔子是靠什么,将天道和人道合二为一的呢?孔子完全站在人道的立场来发扬易学。人应该全心全意、终身致力于天人合德。因为天人要合一,只有靠道德来合一,其他根本就合不了。《易经?文言传》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大人,就是你的所作所为都凭良心,所以就跟天道合在一起。人生最重要的,就是修身,修己。《易经》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孔子讲的那句话,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先天,就是说你讲的话比天垂象还早。这话是说,你有本事做到比天垂象还早,老天就配合你,那就天人合一了;你还没说,天就垂象了,就不可以逆天,要顺天,按照天的指示去做。这种人生价值,从孔子以后到现在,变成了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信念。”

    怪不得,怪不得,古往今来只有一个圣人。原来如此。原来做圣人要达到先天啊。

    “孔子提出的,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的理念,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使中国人产生了一种普遍的个性:谁都希望自己说了算!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皇帝心态。大位天定,非以智取,大位是说了算的那个人,他是老天选的。”

    “孔子,为什么说他是集大成者,因为到了他已经把所有的话都讲完了。孟子说,孔子,圣之时者也。就是说,孔子能够把《易经》看着时代的变化,把它及时的扭转过来,把神道设教撇开,直截了当地说,这些就是人生的行事规则。可是,孔子在《论语》里讲的很清楚,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信而好古是说,他了解古代的伏羲的本意。述而不作,他只是把《易经》本来的面貌阐述出来。孔子非常了解,《易经》是由天垂象,透过伏羲的一画开天,悟出了四个字:天理良心。天理是天,良心是人,所以天人合一。天理和良心配合起来,就叫伦理道德,也叫天人合德。”

    “我们根据水流的净化过程做成净水器。所有的科学,我们弄明白,就知道,都按照《易经》的道理在做。”

    “《易经》从汉朝开始就衰落了,因为盛极必衰。秦始皇烧书的时候,为什么把《易经》这本书留下来?就是大家讲这本书不要烧,这是老百姓用来占卜的书。这样的举动好不好?答案还是《易经》的道理,有好有坏,好就是把这本书保留下来了,坏就是大家认为这是占卜的书。所以从汉代开始,相术就大量发挥。趋吉避凶,慢慢变成易学的重点。”

    唉,原来《易经》躲过了烧书的一劫,才变成占卜用书的。这个曾仕强老师讲的蛮有道理的,《易经》真是可惜啊,没人懂它。我要好好学习《易经》的智慧,学习古人的智慧。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