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武后?-第3/4页

加入书签
    于是皇后顺势接管了大权。初时,她还只是在宫中只批奏折而暂罢朝会。

    现在,她已经光明正大地坐在了龙椅旁边,像个真正的皇帝那样临朝听政。

    这不就是异世界版的武后嘛!

    但她入宫时间很短,自身并无子嗣。若是皇帝暴毙,除非她真的能篡位,否则新君恐怕不会容忍这样一个危险的女人活在世上。

    外有大夏枕戈待旦,内有太子虎视眈眈。但赵恪这次却是帮了这皇后大忙。

    因为他俘虏了青国太子,这让青国朝中那些想要拥立太子的大臣们纷纷闭上了自己的嘴。

    而且这次战争看似规模庞大,伤亡却实在有限。赵恪既没有掳掠民户,也未曾屠城,只是杀了不少临淄附近的那些王公贵族之流,甚至还开仓放粮,赈济了周围民众。

    那两万匹战马倒是对本就缺马的青国来说是真正的伤筋动骨,可若是单纯采取守势,战马的作用也相当有限。

    倒是死掉了一批光吃朝堂俸禄而整天为祸乡里的膏梁纨袴让临淄的风气突然好了许多,甚至青州其他地方的不少百姓还期待着那位赵将军再来一次,帮他们也清理一下那些把他们视作奴隶的达官贵人们。

    此战过后,青国高层以赵恪为大患,中层官员畏赵恪如虎,底层人民却隐隐有崇拜他的趋势。

    自古以来,贼过如篦,兵过如梳,但是只梳那些脑满肠肥的国家蛀虫的军队却还是第一次见。

    只能说,赵恪的行为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天怒人怨,对于底层民众来说,甚至有些好的方面。

    当然了,太子和近卫们恐怕不会这么觉得,还有险些三度被同一人所擒的杜延康。

    之所以说险些,并非是被关押在临淄宫城内的杜延康成功逃脱了,而是他选择赤身独剑,冲向了进入宫城的夏军。

    “某不降!”他着力死战,放声疾呼,最终战死在了宫城门口。

    对此,赵恪颇为遗憾。这遗憾是因为他没能见到杜延康赴死的那一幕,没有能亲自为他送行。

    将军死国,何其壮哉!

    在击溃冯蓦军后,赵恪命人收敛了他的尸身,并亲手为他在宫城主殿前挖出了墓穴。

    当关文远姗姗来迟地进入这座残破的宫城时,立在他面前的,是一块由赵恪亲笔所书的石碑。

    “杜延康,某之劲敌也。虽曾三败于某,但一败因情报不明,二败因士卒不精,三败因主君不贤,皆上天注定,非延康之过也。”

    “将军虽身死,其名但未失,投降可求活却坦然赴死,此为忠也。”

    “某心中敬佩至极,遗憾未能与延康正面对决,唯有立此碑祭奠之。”

    旁边还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一行血淋淋的狂放草书:

    “关文远,他日战场相见,某亦当为你亲手立碑!”

    “杜延康……是条汉子。”

    听完了赵恪的讲述,蜀王脸上也浮现了敬佩之意。尤其当赵恪讲到,杜延康之所以一心求死,是因为不愿三次被俘时,蜀王更是击节而叹:

    “如此忠义之士,实在可惜至极!”

    赵恪则闷不做声。他心里想的,是如果青夏能同伐北戎,他与杜延康或许还有并肩作战的机会。

    只可惜,没有如果。杜延康已经安静地睡在了他誓死守护的宫殿之中,想必在天之灵也能安息了。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下博的蜀王,临淄的太子,都是这样拖后腿的主将,但蜀王还有重来的机会,而太子永远不会再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