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樊哙啊!”我巡视淮汝一带,许褚带众投靠于我,其容貌魁梧有力,除了腰围甚广,不禁让我想起来典韦,所以我脱口而出道。
即日拜许褚为都尉,如典韦一般作为我的侍卫,跟从他的都是侠义之士,也跟随他为虎卫,后听闻许褚的事迹和了解他的为人,谨慎寡言就如同典韦再世,我心中不禁感慨。
回到许都,朝廷拜袁绍为大将军,封邺侯,如此袁绍便没理由拒绝,他必然会受朝廷制约,而转拜我为司空,行车骑将军,我依礼制举荐德高望重的赵岐代为司空,最终朝廷任命我为三公之一的司空。
司空和车骑将军都可以设立幕府,我继续沿用之前大将军的配置,所属其实没有大的变化,主要还是由荀彧担任尚书令,也就是负责我和朝廷之间所有的沟通等事务。不过司空的职责大有不同,如今朝廷任命的将作大匠也就是司职许都建设的是孔融,在太学时就和我是旧识,因为和蔡邕交好所以也是旧识,而司空管理的是天下的建设,也就是将作大匠的上司。幸亏孔融持节去拜袁绍为大将军,不然孔融好高谈阔论,又博闻强记,而我追求能省则省他想要冠冕堂皇,一旦纠结起来肯定费时费力。
之前孔融上书举荐祢衡,又多次在我面前称赞,说祢衡不和不如自己的人说话,所以社会风评不好,其实才华横溢只是不愿表露,我见孔融如此推崇,也就征辟祢衡为司空掾属。毕竟程昱也不和愚笨的人多说,脾气大性格直,管理兖州事务的时候常和人有冲突,甚至还有人上告他意图谋反,好在我对程昱更加赏赐优待后,让他们意识到程昱是他们不能动的才没有了下文。
海内还有许多像程昱这样有能力但无处发挥的人,虽然经过几任昏君和奸臣屠杀忠良,又经历何进、董卓和李傕等人的乱政,如今天下仁人志士不是消亡就是藏匿,但像荀彧、程昱这样的人总会在天下需要他们的时候出现。凉茂、国渊、邴原、管宁、卫觊、司马朗等都是海内知名人士,广陵功曹陈矫也谈吐不凡,所以征辟他们为司空掾属,在我和荀彧身边观察后再做任命。而像梁习知道他曾司职郡中纲纪就任命为漳长,刘馥说服袁术将戚寄和秦诩投靠于我,我见他有识人之能,就举荐司徒征辟为掾,来考核他们是否真有本事。
朝廷的任用制度无可厚非,具备德才的人在当地一定会形成相应的势和名,行为满足人们的利益便有势,做的符合大家的期望就获得名,但有势有名的人不一定有德有才,而且更不一定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更何况如今天下趋炎附势和贪慕虚荣的人太多,尽管人人自危的情况下如此作为也人之常情,不过一旦任用这样的人,不仅只是征辟和罢免的问题,实际损及的是百姓的利益和朝廷的威信。自我出生以来朝廷的风评每况日下,如果你向来做不靠谱的事,百姓怎么信你能让他过上好日子,上面的人谋自己的利益导致下面的人也只能自求生路,这才是如今乱世的源头。
不过祢衡似乎对此深恶痛绝,先以患有疯癫病为由拒绝征辟,后又四处谩骂有识之士来彰显自己的身价,名并不都是靠德才积累起来的,你也可以采取捷径,靠贬低有名的人来抬高自己的名。毕竟掾属实际上接触的都是军国大事,可是名义上只是我手下打杂的,不过即使骂我也就算了,还敢骂荀彧的脸只能去吊丧,几乎将天下知名人士骂了个遍,如此一来孔融也不好继续举荐,没多久祢衡就去往荆州。
名是最为虚无缥缈之物,此前许都新立都说我是汉开国功臣曹参之后,又如何建功立业继往开来之类的,一旦宛城败归,又都是蔑视侮辱之言,说这话可能还是同一批人。虽说前后两者都是我,但天下大多是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之流,重要的是不论如何他都能从其中获利,都是借我的名势来彰显他们自身。不过我也是借他们的口扬自己的名,各地士族之间的信息往往就是靠这些人传递,他们凭借信息获得他们想要的,我依赖他们的传播争取更多的能人加入,只不过现在我的形势不太好。所以如今诋毁于我的人,我都置之不理,等我形势一好风向自然会变,不过像陈留边让当初和孔融齐名,还是被陈留太守夏侯渊因诽谤处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