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摸不清董承的意图,但袁术所图肯定不安好心,我自然不能放任袁术这小子胡作非为,随即率军攻打袁术在豫州占领的汝南和颍川一带。此时汝南和颍川守军都是当初顺从袁术和依附孙坚的黄巾军,虽然几个带头的各自领着几万兵马,但实力和我军差距巨大。大军正屯兵版梁之时,黄巾黄邵等人趁夜偷袭我军大营,仅仅于禁率军迎战就击杀敌军主帅并降服剩余士卒,因功升为平虏校尉,此后刘辟和何仪也顺势率众投降。
自此袁术和董承的通路被我断绝,对于我来说袁术军中只有孙坚的儿子孙策值得留意,其他人不值一提,而此时孙策正在扬州清剿刘繇的势力,况且袁术主要兵力还是放在扬州,也不敢再做多余的事。再加上此前在汝南和江夏一带有名的李通带众投靠于我,我上表他任振威中郎将,如今在汝南西面驻守防范荆州刘表,我想短时间内豫州还是比较稳定的,兖州有荀彧、程昱和夏侯惇等人在也不用担心。
朝廷当下仍有董卓带来的凉州各军争权夺势,地方州郡各方势力也有所插足,西迎天子此事只能等形势明朗一些再说,但我也不能坐以待毙,不然到时如果他人像董卓一样挟持天子倒好,一旦有人奉天子以令不臣,我将失去理由和朝廷对抗。当初因为董卓祸乱朝政起义,而朝廷恢复稳定我再和与之抗争,就是实实在在的造反,虽然袁绍和袁术他们可能无所谓,但我还想着青史留名,并不想背着一身骂名死去。我以平定黄巾贼的名义给朝廷派去使者,借此让使者和董昭联系上,也摸清朝廷内部到底是何情况,因而我才好做下一步打算,幸亏此时使者不需走河内太守张杨那条道,直接走颍川过河南往河东就行,能快捷安全许多。
等到使者回来,天子因讨伐黄巾有功拜我为建德将军,董昭在朝廷内任职议郎,他准备以我的名义写信联合势力最大的杨奉将天子迁移到洛阳,到时他们的精力会放在内部争斗,而我进军洛阳将没有任何阻碍。如今形势是李傕和郭汜、张济等追击天子被杨奉、董承等人击溃,又因杨奉势力最大,其他几人又联合在一起对抗杨奉形成一定的平衡,而我的出现无疑会将天平倾斜。而且京城乃至三辅地区经过董卓以来的折腾,如今早已生灵涂炭,之前旱灾和蝗灾的时候更是惨不忍睹,所以杨奉他们当下急需粮草的补给,董昭的计策很有可能会成功,我再次和众人商议逢迎天子到许县。
有人否定说,“山东各州还未平定,韩暹、杨奉刚将天子接到洛阳,又和北面的张杨联合,未必可以马上控制他们。”除此之外大致还是和当初议论时一样,终究无法达成共识。
无论大小事我都与荀彧有书信往来,我将此事也告知后,荀彧写信劝道,“当初晋文公奉迎周襄王而诸侯无不跟随,汉高祖东征项羽为义帝服丧,天下都愿意归顺。自从天子开始逃亡,将军第一个呼吁起兵,只是因为山东联军内部扰乱,所以一直未能远赴关右讨伐董卓,但还是分兵遣将冒着风险派使者和朝廷联络,虽然在外抵御危难,但心里无不牵挂着王室,这是将军一直以来匡扶天下的志向。现在天子返回洛阳,但洛阳破败荒芜,义士有固本培元的想法,百姓想到过去而哀伤。就因为这个时候奉迎天子来服从民意,这是大顺的做法;秉着大公无私来使天下英雄豪杰都信服,这是雄才大略;匡扶正义使天下英杰都前来归顺,这是大德。这样就算天下有人反叛,也一定不会成为祸患,这是很明确的。韩暹、杨奉这些人怎么敢作恶呢!现在如果不趁早确立,到时各州郡都生出异心,以后再来考虑也来不及了。”
还是文若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韩暹、杨奉和张杨或者谁都无足轻重,我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才是最重要的,事后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再去想如何处理这些人,如此才不会本末倒置,人一生中能遇到像荀彧这样的知己实属难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自此袁术和董承的通路被我断绝,对于我来说袁术军中只有孙坚的儿子孙策值得留意,其他人不值一提,而此时孙策正在扬州清剿刘繇的势力,况且袁术主要兵力还是放在扬州,也不敢再做多余的事。再加上此前在汝南和江夏一带有名的李通带众投靠于我,我上表他任振威中郎将,如今在汝南西面驻守防范荆州刘表,我想短时间内豫州还是比较稳定的,兖州有荀彧、程昱和夏侯惇等人在也不用担心。
朝廷当下仍有董卓带来的凉州各军争权夺势,地方州郡各方势力也有所插足,西迎天子此事只能等形势明朗一些再说,但我也不能坐以待毙,不然到时如果他人像董卓一样挟持天子倒好,一旦有人奉天子以令不臣,我将失去理由和朝廷对抗。当初因为董卓祸乱朝政起义,而朝廷恢复稳定我再和与之抗争,就是实实在在的造反,虽然袁绍和袁术他们可能无所谓,但我还想着青史留名,并不想背着一身骂名死去。我以平定黄巾贼的名义给朝廷派去使者,借此让使者和董昭联系上,也摸清朝廷内部到底是何情况,因而我才好做下一步打算,幸亏此时使者不需走河内太守张杨那条道,直接走颍川过河南往河东就行,能快捷安全许多。
等到使者回来,天子因讨伐黄巾有功拜我为建德将军,董昭在朝廷内任职议郎,他准备以我的名义写信联合势力最大的杨奉将天子迁移到洛阳,到时他们的精力会放在内部争斗,而我进军洛阳将没有任何阻碍。如今形势是李傕和郭汜、张济等追击天子被杨奉、董承等人击溃,又因杨奉势力最大,其他几人又联合在一起对抗杨奉形成一定的平衡,而我的出现无疑会将天平倾斜。而且京城乃至三辅地区经过董卓以来的折腾,如今早已生灵涂炭,之前旱灾和蝗灾的时候更是惨不忍睹,所以杨奉他们当下急需粮草的补给,董昭的计策很有可能会成功,我再次和众人商议逢迎天子到许县。
有人否定说,“山东各州还未平定,韩暹、杨奉刚将天子接到洛阳,又和北面的张杨联合,未必可以马上控制他们。”除此之外大致还是和当初议论时一样,终究无法达成共识。
无论大小事我都与荀彧有书信往来,我将此事也告知后,荀彧写信劝道,“当初晋文公奉迎周襄王而诸侯无不跟随,汉高祖东征项羽为义帝服丧,天下都愿意归顺。自从天子开始逃亡,将军第一个呼吁起兵,只是因为山东联军内部扰乱,所以一直未能远赴关右讨伐董卓,但还是分兵遣将冒着风险派使者和朝廷联络,虽然在外抵御危难,但心里无不牵挂着王室,这是将军一直以来匡扶天下的志向。现在天子返回洛阳,但洛阳破败荒芜,义士有固本培元的想法,百姓想到过去而哀伤。就因为这个时候奉迎天子来服从民意,这是大顺的做法;秉着大公无私来使天下英雄豪杰都信服,这是雄才大略;匡扶正义使天下英杰都前来归顺,这是大德。这样就算天下有人反叛,也一定不会成为祸患,这是很明确的。韩暹、杨奉这些人怎么敢作恶呢!现在如果不趁早确立,到时各州郡都生出异心,以后再来考虑也来不及了。”
还是文若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韩暹、杨奉和张杨或者谁都无足轻重,我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才是最重要的,事后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再去想如何处理这些人,如此才不会本末倒置,人一生中能遇到像荀彧这样的知己实属难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