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兖州的庆功宴后任典韦为校尉,曹洪为扬武中郎将,夏侯渊因功迁陈留太守,毕竟让夏侯惇兼任陈留和济阴太守不合规矩,而其余诸将和众士卒也都论功行赏。
此时我将毛玠的提案和大家商议,众人顾虑点也如我之前所想,只是更加详尽一些,但最后依旧是各执己见一时难以统一。随即我书信给荀彧和程昱说明此事,不久他俩回信都认为该奉迎天子,此事才终于确定下来。
虽说朝廷对我的态度转缓,内部也有董昭接应,但如今天子身边各种势力纷争,事情进展可能会有超出预估的各种变化。不过袁术和张邈的事情也不能不管,所以我决定派遣曹洪分兵向西迎接天子,而我则率大军继续南下。
想当初我和袁绍一同起义,形势对关东军不利,袁绍曾经问过我,“如果事情不成功,那四面八方哪里可以做根据地呢?”
事情还未见分晓就说失败后的打算,我反问道,“足下想怎么办呢?”
袁绍并未察觉我的话外之音,继续兴致勃勃说道,“我南面占据黄河,北面依靠燕、代的险阻,兼并戎狄的兵马,以此向南争夺天下,这样就可以成事了吧?”
彼时我对联军还尚存希望,而且也是我对世间的看法,所以信誓旦旦地说道,“我任用天下有智谋和能力的人,用相应的方法去运用,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虽说我们最后还是分道扬镳,但如今我们也的确实践了各自的想法,袁绍只要将公孙瓒消灭就能完成他的前半段愿景。而我重用荀彧和程昱等人才,即使因为侵犯到当地士族利益而波折不断,可一旦奉迎天子来招募天下人才,倒也是贯彻我的想法。
我本来就没什么大的志向,当个好郡守有名有利,妻能持家,妾能暖床,闲时能陪子女玩耍,所以我没袁绍那么远大的目标。他当时让我成为他的附属,我也确确实实犹豫了,虽然最后被程昱骂醒,但至今仍想走一步看一步。不过自毛玠进言之后我想了许多,荀彧和程昱此前也提过相似的看法,以兖州为根据地向外成就霸王之业之类的,如果凭我的能力可以发展到如此地步我自然当仁不让。如今他们又觉得该西迎天子,毕竟很多事没有朝廷的法令,一旦实施起来都名不正言不顺,我表示认同也符合我以往的作风,顺势还能完成当初的愿景。
与此同时朝廷改元建安,大赦天下,而我刚进军至武平,袁术所置陈相袁嗣见势立马投降,可据他所说张邈早已在求援途中被小兵所杀。我和袁嗣在太学是旧识,以我对他的了解应该不敢隐瞒,也就接受他的投降,而心气甚高的张邈竟如此下场也是罪有应得。
西面曹洪尚未到达天子落脚处安邑,反被卫将军董承和袁术部将苌奴依靠天险拒之门外,曹洪无法行进只好返回。如此一来董昭在朝廷内也起不到作用,并且使者的通路被断,既不能知晓朝廷具体情况,也无法联络到董昭。我预料到此事必然不会如此顺利,但没想到袁术能这么快搭上董承这条线,董承是汉灵帝董太后的侄子,女儿又是如今天子的妃嫔也算是外戚,如果袁术和董承联手无疑是一大隐患。当初何进和宦官争斗,宦官集团推举董太后侄子董重为首对抗何进,后来何进杀了董太后和董重,而同样身为董太后侄子的董承肯定也危机重重,可最后却成为董卓女婿牛辅的部下,他绝不仅仅只是一个见风使舵之人。
尽管我摸不清董承的意图,但袁术所图肯定不安好心,我自然不能放任袁术这小子胡作非为,随即率军攻打袁术在豫州占领的汝南和颍川一带。此时汝南和颍川守军都是当初顺从袁术和依附孙坚的黄巾军,虽然几个带头的各自领着几万兵马,但实力和我军差距巨大。大军正屯兵版梁之时,黄巾黄邵等人趁夜偷袭我军大营,仅仅于禁率军迎战就击杀敌军主帅并降服剩余士卒,因功升为平虏校尉,此后刘辟和何仪也顺势率众投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