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宝匕扬文

加入书签


    “李把头,我们回来了”看着老李着急的样子,我赶紧走上前去说到。

    “你们两个小兔崽子可总算是回来了,也不看看都啥时候了,你俩都干啥去了?我都以为把你们两个给逛丢到大同城了”老李头抱怨道。

    “你老消消火气,我俩就是随便转了转,认识了几位朋友”我笑着说到。

    “唉,你们到是自在了,那赶紧回去吧,再晚都得关城门了”老李抱怨道。

    “好勒,不过你略微等我一下,我看这对面有间酒坊,等我买一些酒”我随即说到。

    “你小子不知道军中不能饮酒吗?要犯军纪那还了得?再说你那有钱买酒?”老李头说到。

    “李把头,我这买酒是这菜用的,不会乱喝的,至于钱你老放心就不用管了,刚才好友刚好借了一些”我随即说到。

    随即我和虎子到旁边酒坊买来两坛状元红,担心回营被别人看到,我们就把酒放到车内其他货物之下,安排妥当。

    我俩帮老李再检查了一下老牛车上的物资,确保都绑扎好了,路上不会掉落,随即赶紧跳上我们这辆牛斯来斯,“啪”甩响牛鞭,牛车咯吱咯吱朝军营赶去。

    赶回军营天已黑了,刚到伙头营地界就听见一阵喧哗。

    “妈的,这是给人做的饭吗?一群饭桶做个饭都不会,真是糟践了我这里那么多粮食了”大老远就传来刀八呵斥人的声音。

    我分开人群走进去,只见刀八指着厨房的其他的几位厨子破口大骂着。

    见我进来,几个厨子就像看到了救星,赶紧给我挤眉弄眼,让我搭救他们。

    刀八看到了我喜出望外,随即止住骂声,对一帮厨子骂道“都滚吧”。众人如蒙大赦,吓得赶紧跑到一旁,做鸟兽散。

    刀八随即声色内荏地对我说道“没看都这都几点了,你小子到是跑哪去了,今天的饭都不做了啊?要饿死老子啊?”

    “呵呵,八爷,怎么没有我这杨屠夫,你还会吃带毛猪啊?这边不是还有张屠夫、李屠夫吗?”我指着跑掉的其他厨子跟刀八开玩笑说到。

    经过几个月的相处我已经和刀八很熟络了,所以偶尔开他个玩笑。

    “少耍贫嘴了,赶紧做饭,老子都饿得前心贴后背了”刀八说着,就想过来踢我屁股。

    我心想,还不是我这几个月把他的嘴给养刁了,你这老家伙还是不饿,想想三年困难时期,想想非洲兄弟光屁股打狼的艰难岁月,给你一碗稀饭,我估计你要真是饿了,你吃完了都得把碗底舔干净了,可恶的封建旧社会啊,我的命咋这么苦啊。

    我心中默念莫生气,长出一口气,平心静气是一个优秀厨师的基本素养,起锅烧油。

    做什么饭好了?我巡视厨房一圈,看到案板上一大块里脊肉,妥了,今天就它了。今天晚上吃个酸甜口的锅包肉。

    在前世我是一个西北的汉子,第一次吃锅包肉还是工作后去哈尔滨出差时,哈尔滨的朋友强力推荐他们地道美食锅包肉上桌,外酥里嫩、酸甜可口的口感立马俘获了我的味蕾,后来为满足自己的口舌之欲,我就自学了这道菜。

    其实锅包肉的来历还有一段小故事,锅包肉原名锅爆肉,是一道东北名菜,光绪年间始创自哈尔滨道台府府尹杜学赢厨师郑兴文之手。

    作为当时北方重镇的府衙,道台府里经常会宴请国外的宾客。由于外国人喜欢吃甜酸口味,北方的咸浓口味令外宾们很不适应。为了照顾外国使节的口味,道台杜学瀛就命府内厨师变换菜肴口味。几经冥思的郑兴文就把原来咸鲜口味的“焦烧肉块”改成了酸甜口味的菜肴,这一改使哈尔滨成为锅包肉的起源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