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村长听到刚才说师爷测算那话,不禁惊奇地问道,“哟,你们师爷这也能算啊不会是掐指一算的那种吧”
“怎么会,说是用的什么人均耕地面积及未来人口增长情况测算出来的,说什么每个村的耕地是固定的,人口增长也是有规律的,就能算出来能容纳多少人口,我们彭师爷可是京城来的,说是在那边专门学了的。”章衙役连忙解释道,他心里可对彭师爷崇拜得紧。
“哦京城的学堂竟然连这个怎么算数也教”刘村长更觉得惊奇了。
“那是,听说那边除了供想要科考的人上学的学堂,还有很多专门学堂,专门教种田、纺织、建房、修路、养殖、打铁这些,我也是年纪大了,不然都想去学的。”章衙役解释道。
他在县衙里待得久,消息灵通得很,关于千里之外的京城的事情也说得头头是道的。
刘村长听得一愣一愣的,大部分没怎么听明白,什么专门学堂是干什么的,只问自己听明白的道,“啊种田都能学种田有什么好学的”
“具体我也不清楚了,可能学了更会种吧,种出来的粮食收获更多大概是这样的,不过学个技术嘛,去学堂学总比跟着师傅强多了,师傅那看家本领轻易可是不会教给徒弟的,没听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嘛,官府开的学堂,那应该是会好好教真功夫的。”章衙役说道。
刘村长不由得心思动了动,他家大儿子刘一元,如今正是十四岁的年纪,读书科举不太像是那块料,正想着送他去学个什么手艺。
可是县城里没有合适的师傅,少有的几个石匠、铁匠、木匠都说不收徒,那是不是去京城上这种学堂就行了。
“只是去这种学堂肯定很贵吧”他不由得关心地问道。
“听说学费不贵,但是食宿的确不便宜,毕竟京城嘛,什么东西肯定都比我们这边贵的,不过如果努力能拿到什么奖学金,可以不花钱,我们彭师爷就是拿奖学金学完的。”章衙役解释道。
见刘村长很关心的样子,又问道,“咋啦,你想去学啊”
刘村长连连摆手说道,“我怎么可能,都这么大年纪了,这不是我儿子嘛,如今正在跟着顾夫子识字呢,日后还没有个路子,多给他打听打听。”
章衙役点点头,难怪问得这么细致,自己知道的差不多也就这些了,差点都被问住了,不过随即又指点道,“听说明年府城可能就会开一所这样的学堂,到时候可以打听打听去。”
刘村长连连点头,把这个消息记下来。
而这边,新来的八户人家学着先来的人家,连夜搭起窝棚子来,第二天一大早就忍不住去新分到手的荒地里转悠,更有那心急的当即就挥着镰刀锄头开起荒来。
看着边上开出来的地里,已经种下了春麦,已经发出一小茬绿苗了,可不心急得很在,只恨不得生出八只手来,把地赶紧开出来。
如今来不及种小麦了,但也能种下一茬瓜豆不是,只有见到种子下地了,这些一路奔波的逃荒之人才能心里踏实起来。
不过开荒这个细活累活,心急也开不快,还是要一点一点来的。
开荒过程中,为了维持生计,不少新来的人家,同样学着前人们,一边留人继续开荒,一边也出去衙门打短工,一日挣个30文,也算是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了。
不得不说,县衙那修路的活计一直就没停过,每日都能有好几十号人报名,这才几个月,县城到府城那条路就修得差不多了,宽阔平坦好走了许多,如今要是快马,大半天就能赶到。
而衙门每日支出的工钱和午饭加起来只要花几两银子,就能给不少人家一条活路,又能避免新来的人过不下去了生乱子,不得不说这安排不错,比直接赈灾放粮要好得多,也不知道怎么想出来的,可谓是一举多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怎么会,说是用的什么人均耕地面积及未来人口增长情况测算出来的,说什么每个村的耕地是固定的,人口增长也是有规律的,就能算出来能容纳多少人口,我们彭师爷可是京城来的,说是在那边专门学了的。”章衙役连忙解释道,他心里可对彭师爷崇拜得紧。
“哦京城的学堂竟然连这个怎么算数也教”刘村长更觉得惊奇了。
“那是,听说那边除了供想要科考的人上学的学堂,还有很多专门学堂,专门教种田、纺织、建房、修路、养殖、打铁这些,我也是年纪大了,不然都想去学的。”章衙役解释道。
他在县衙里待得久,消息灵通得很,关于千里之外的京城的事情也说得头头是道的。
刘村长听得一愣一愣的,大部分没怎么听明白,什么专门学堂是干什么的,只问自己听明白的道,“啊种田都能学种田有什么好学的”
“具体我也不清楚了,可能学了更会种吧,种出来的粮食收获更多大概是这样的,不过学个技术嘛,去学堂学总比跟着师傅强多了,师傅那看家本领轻易可是不会教给徒弟的,没听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嘛,官府开的学堂,那应该是会好好教真功夫的。”章衙役说道。
刘村长不由得心思动了动,他家大儿子刘一元,如今正是十四岁的年纪,读书科举不太像是那块料,正想着送他去学个什么手艺。
可是县城里没有合适的师傅,少有的几个石匠、铁匠、木匠都说不收徒,那是不是去京城上这种学堂就行了。
“只是去这种学堂肯定很贵吧”他不由得关心地问道。
“听说学费不贵,但是食宿的确不便宜,毕竟京城嘛,什么东西肯定都比我们这边贵的,不过如果努力能拿到什么奖学金,可以不花钱,我们彭师爷就是拿奖学金学完的。”章衙役解释道。
见刘村长很关心的样子,又问道,“咋啦,你想去学啊”
刘村长连连摆手说道,“我怎么可能,都这么大年纪了,这不是我儿子嘛,如今正在跟着顾夫子识字呢,日后还没有个路子,多给他打听打听。”
章衙役点点头,难怪问得这么细致,自己知道的差不多也就这些了,差点都被问住了,不过随即又指点道,“听说明年府城可能就会开一所这样的学堂,到时候可以打听打听去。”
刘村长连连点头,把这个消息记下来。
而这边,新来的八户人家学着先来的人家,连夜搭起窝棚子来,第二天一大早就忍不住去新分到手的荒地里转悠,更有那心急的当即就挥着镰刀锄头开起荒来。
看着边上开出来的地里,已经种下了春麦,已经发出一小茬绿苗了,可不心急得很在,只恨不得生出八只手来,把地赶紧开出来。
如今来不及种小麦了,但也能种下一茬瓜豆不是,只有见到种子下地了,这些一路奔波的逃荒之人才能心里踏实起来。
不过开荒这个细活累活,心急也开不快,还是要一点一点来的。
开荒过程中,为了维持生计,不少新来的人家,同样学着前人们,一边留人继续开荒,一边也出去衙门打短工,一日挣个30文,也算是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了。
不得不说,县衙那修路的活计一直就没停过,每日都能有好几十号人报名,这才几个月,县城到府城那条路就修得差不多了,宽阔平坦好走了许多,如今要是快马,大半天就能赶到。
而衙门每日支出的工钱和午饭加起来只要花几两银子,就能给不少人家一条活路,又能避免新来的人过不下去了生乱子,不得不说这安排不错,比直接赈灾放粮要好得多,也不知道怎么想出来的,可谓是一举多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