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年(1620)七月二十九日,皇子(朱常洛)同意户部尚书李汝华所奏,以库银一百六十万两犒赏边军;泰昌元年(1620)八月初四,刑部尚书兼署工部尚书黄克缵上疏,请发库银二百万两修皇极殿,光宗允其请。以上,合计一千零八十五万两,具由内努拨付。
内努可支配收入虽为三千三百七十五万两,但综合以上两项支出合计,自万历二十年(1592)讨平宁夏拜开始,至天启元年(1621),内努一共支出三千一百八十五万两。扣支后,尚余银一百九十万两白银。再扣除历年奖赏,内努实际余银百万两。”
…………………………………………………………………………………………..
随着最后一个字从孙元化唇边念出,众人虽坐在温暖如春的屋内,却感觉置身寒冬冰窖。朱由校沉默半响后,凄然笑道:“万历四十八(1620)年三月,神宗第三次下令加征全国田赋,时任巡按江西御史张铨,冒死谏止辽饷加赋。
他说,辽东为肩背天下为腹心,肩背患病,依靠腹心的血脉滋灌;如果腹心先溃烂,危亡必立至。竭天下之血以救辽东,辽东未必能救,而天下必先已危。为今之计,应当联络人心以固根本,不可剥民无已,一再加赋,扰乱天下,驱民致乱。
内庭库积如山,廷臣屡次请发内库银供辽东兵饷之用,陛下概置之不理,而对于加派之议,则朝奏夕可。为臣实在不得其解。”
朱由校缓缓站起身道:“好一个‘内廷库积如山’,到朕的手里,只有百万余银。御史们只盯着内努,却忘了太仓一直处于透支状态,朝堂所需都是内努在补足缺额。可如今,内努也补不上了。你们知道朝廷每年用度缺额多少吗?
万历四十六年(1618)六月二十一日,户部尚书李汝华说:太仓每年收入三百八十九万两,支出边饷三百八十一万两,其余库局内外等用又约四十万两,出大于入。
万历四十七年(1619)十二月,以辽饷不足,神宗从给事中、阅视辽东兵马的姚宗文之请,下令再加各直省田赋,每亩加征银三厘五毫,共增收田赋银二百万余两。
是年全国田赋总八百万两。其中,辽饷三百二十四万两,车三万七千辆,牛七万四千头,并加紧制造器械。辽东饷司每年用银达五百万两以上。
天启三年(1623)七月三日,工科给事中方有度疏陈兵饷太巨:辽东战起,每年加派新饷四百八十五万余两,今已五年,共约二千余万两。‘百姓敲骨剔髓,鬻子卖妻,以供诛求’只山海一关,每年即需四百万两。
此外,近年于登莱、天津、京师、通时、密云、张家湾以及海上共增新兵九万一千多人,岁费需九十万两;蓟镇旧兵议增饷,每年约数万两;其他操赏、牧马、舟车、俸廪等费,每年需十余万两。总计各处新兵岁费一百二十万两,与山海关四百万两合之,共五百二十万两。
每年加派之四百八十五万两,即使全部用于山海关内外,仍缺三十五万两。而实际上,山海关一带每年尚缺饷一百六十二万两。五年以来,累积缺饷近九百万两。
明军与后金屡战屡败丢城失地,后金所获粮食、马匹、武器、辎重等,价值超过数千万两。不仅辽东军备为之一空,辽西军备也大为堪忧,因数年来亦是从速补给,积欠各地良多。
方才,朕已经告诉你们,朕出京前内努曾获银五千五百万两,其中大部分都用来填了这些窟窿。这还不算,有些银子朝廷至今还拖欠着,朕都不知道怎么给。”
……………………………………………………………………………………………
“万历四十七年(1619)九月,辽东经略熊廷弼以土司兵精整可用,上疏请征调湖广宣慰司士兵八千人,四川永宁宣抚司兵五千人、酉阳宣抚司兵四千人,石宣抚司兵三千人,往援辽东。十一月,神宗令征湖广永顺宣慰司兵八千人、保靖宣慰司兵五千人援助辽东。
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熊廷弼上书奏陈辽东战事方略,神宗从其言。此方略需新召募和征调官兵十八万人、马九万匹。每名士兵年饷银十八两,该银共三百二十四万两。马每匹日给豆三升,该豆九十七万二千石。草每日一束十五斤,该用草二千一百六十万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内努可支配收入虽为三千三百七十五万两,但综合以上两项支出合计,自万历二十年(1592)讨平宁夏拜开始,至天启元年(1621),内努一共支出三千一百八十五万两。扣支后,尚余银一百九十万两白银。再扣除历年奖赏,内努实际余银百万两。”
…………………………………………………………………………………………..
随着最后一个字从孙元化唇边念出,众人虽坐在温暖如春的屋内,却感觉置身寒冬冰窖。朱由校沉默半响后,凄然笑道:“万历四十八(1620)年三月,神宗第三次下令加征全国田赋,时任巡按江西御史张铨,冒死谏止辽饷加赋。
他说,辽东为肩背天下为腹心,肩背患病,依靠腹心的血脉滋灌;如果腹心先溃烂,危亡必立至。竭天下之血以救辽东,辽东未必能救,而天下必先已危。为今之计,应当联络人心以固根本,不可剥民无已,一再加赋,扰乱天下,驱民致乱。
内庭库积如山,廷臣屡次请发内库银供辽东兵饷之用,陛下概置之不理,而对于加派之议,则朝奏夕可。为臣实在不得其解。”
朱由校缓缓站起身道:“好一个‘内廷库积如山’,到朕的手里,只有百万余银。御史们只盯着内努,却忘了太仓一直处于透支状态,朝堂所需都是内努在补足缺额。可如今,内努也补不上了。你们知道朝廷每年用度缺额多少吗?
万历四十六年(1618)六月二十一日,户部尚书李汝华说:太仓每年收入三百八十九万两,支出边饷三百八十一万两,其余库局内外等用又约四十万两,出大于入。
万历四十七年(1619)十二月,以辽饷不足,神宗从给事中、阅视辽东兵马的姚宗文之请,下令再加各直省田赋,每亩加征银三厘五毫,共增收田赋银二百万余两。
是年全国田赋总八百万两。其中,辽饷三百二十四万两,车三万七千辆,牛七万四千头,并加紧制造器械。辽东饷司每年用银达五百万两以上。
天启三年(1623)七月三日,工科给事中方有度疏陈兵饷太巨:辽东战起,每年加派新饷四百八十五万余两,今已五年,共约二千余万两。‘百姓敲骨剔髓,鬻子卖妻,以供诛求’只山海一关,每年即需四百万两。
此外,近年于登莱、天津、京师、通时、密云、张家湾以及海上共增新兵九万一千多人,岁费需九十万两;蓟镇旧兵议增饷,每年约数万两;其他操赏、牧马、舟车、俸廪等费,每年需十余万两。总计各处新兵岁费一百二十万两,与山海关四百万两合之,共五百二十万两。
每年加派之四百八十五万两,即使全部用于山海关内外,仍缺三十五万两。而实际上,山海关一带每年尚缺饷一百六十二万两。五年以来,累积缺饷近九百万两。
明军与后金屡战屡败丢城失地,后金所获粮食、马匹、武器、辎重等,价值超过数千万两。不仅辽东军备为之一空,辽西军备也大为堪忧,因数年来亦是从速补给,积欠各地良多。
方才,朕已经告诉你们,朕出京前内努曾获银五千五百万两,其中大部分都用来填了这些窟窿。这还不算,有些银子朝廷至今还拖欠着,朕都不知道怎么给。”
……………………………………………………………………………………………
“万历四十七年(1619)九月,辽东经略熊廷弼以土司兵精整可用,上疏请征调湖广宣慰司士兵八千人,四川永宁宣抚司兵五千人、酉阳宣抚司兵四千人,石宣抚司兵三千人,往援辽东。十一月,神宗令征湖广永顺宣慰司兵八千人、保靖宣慰司兵五千人援助辽东。
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熊廷弼上书奏陈辽东战事方略,神宗从其言。此方略需新召募和征调官兵十八万人、马九万匹。每名士兵年饷银十八两,该银共三百二十四万两。马每匹日给豆三升,该豆九十七万二千石。草每日一束十五斤,该用草二千一百六十万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