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又臭又长,建议别看-第3/13页

加入书签
    有一天,达摩向师父求教说:“我得到佛法以后,应到何地传化?”般若多罗说:“你应该去震旦(中国)。不过你到震旦以后,不要住在南方,那里的君主喜好功业,不能领悟佛理。”

    后来,为弘扬佛法,达摩遵照师父的嘱咐,驾起一叶扁舟,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当时南方梁朝的皇帝梁武帝萧衍非常崇信佛教,听说达摩来到,立即派使臣把他接到都城,热情地款待他。可是在席间,梁武帝与达摩谈论佛理时,总是话不投机。达摩感到南京不是久留之地,于是便离开南朝都城,准备北上。

    电影《达摩祖师》

    在经历了兄弟间的王位之争后,达摩看破名利,决心潜心修行。师父般若多罗命他盖屋自修,以表诚心。他盖了又坏,坏了又盖,终于悟到佛在心中……67年后,他远赴中国弘法,一苇渡江,面壁十年,在少林寺开创中土禅宗一派。

    当时高僧神光正在雨花台讲经说法,围观听讲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达摩路过雨花台时,也挤在人群中侧耳倾听,时而点点头,时而又摇摇头。

    神光认为他对自己不敬,很不高兴。达摩走后,有人告诉神光,刚才那人就是高僧菩提达摩。神光听了,急忙去追。达摩在前,神光在后,一直追到长江边。

    宽广的江面上既没有桥,也没有船,只有岸边不远处坐着一位老太太,身边放了一捆苇草。达摩于是就走上前去,向老人施了一礼,说道:“老菩萨,我要过江,怎奈无船,请您老人家化棵芦苇给我好吗?”

    老人随手抽出一根芦苇递给达摩。达摩双手接过芦苇,来到江边,把芦苇放在江面上,然后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渡过了长江。这时神光追到江边,看到达摩一苇渡江,不禁望江兴叹。

    达摩过江以后,手持禅杖,信步而行,见山朝拜,遇寺坐禅。北魏孝昌三年(527),他来到了嵩山少林寺,看到这里群山环抱,风景秀丽,环境清幽,是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就把少林寺作为他传教的落脚点,开始广集僧徒,弘扬禅宗。自此以后,达摩便成为中土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中土禅宗的祖庭。

    只履西归

    达摩圆寂后两年,北魏使臣宋云自西域返回中土。他行至葱岭时,看见达摩僧衣飘飘,手提一只鞋子赤脚西来,忙上前问道:“大师到哪里去?”达摩道:“去往西天。”事后,宋云才知达摩已死。人们打开达摩的棺木,里面只有一只鞋子。

    西天取经——玄奘留学北印度

    在佛教传入中土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就是唐僧玄奘。玄奘是唐都长安大慈恩寺的僧人,他少年出家,精通佛教经典,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来,他发现前人翻译过来的佛经有很多错误,就决定亲自到天竺求取真经。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玄奘从长安出发,踏上了西行取经的征程。当时,朝廷禁止唐人出境,他逃过重重边防关卡,跟随一名胡人偷渡玉门关。

    此后,他历经五天四夜滴水不进、艰难地通过了800里大沙漠,取道伊吾,年底到达高昌,后又沿天山南麓继续西行,经阿耆尼国、屈支国、跋禄迦国,翻越凌山,沿大清池西行,来到素叶城。

    一天,走得筋疲力尽的玄奘正要拿起水袋喝水,哪知一不小心,整皮袋的水都泼翻了。他想返回去取水,可又马上告诫自己:不到达目的地,决不退后一步。

    玄奘西行路线(当今地名)

    西安→天水→兰州→武威→玉门关→哈密→TLF→焉耆→库车→AKS→天山穆苏尔岭→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托克马克西南→乌兹别克斯坦→兹嘎拉山口→阿富汗北境→兴都库什山→阿富汗贝格拉姆→巴基斯坦白沙瓦城→印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