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唯才是举-第3/4页

加入书签
    如今放眼乐郡,也唯有宋子静可与之抗衡。吴清风自然要全力支持他。

    随后,吴清风忍痛将侄儿吴明打入大牢,卸去一切职务,并予以严惩。他倒是想维护后者来着,但此次吴明所犯的过失实在太大了,一万新军不敌贼军五千被人生生困死在黄枫谷也就罢了,最后还抛下大军,独自跑了。若不严惩,如何服众?要知道,吴明可是立了军令状的。真要军法从事的话,吴清风就应该直接将他砍了。

    只是,毕竟是自己的亲侄儿,所以,尽管心里再愤怒,吴清风最后还是留了他一命。

    至于投降的李奇和其他众将士,果然如廖寒生所料,吴清风并没有追究。为表示自己对宋宁的器重,吴清风将自己那不成器的侄儿打入大牢后,又命宋宁全权负责此次的剿匪事宜。萧、灵二县参照孟阳县之例,暂由宋宁实行军管,允许宋宁自行招募属吏治理,在二县之中招兵屯田;并行文萧、灵二县各级官吏,让之务必予以配合。

    他对宋宁只有一个要求:不惜一切代价,重挫春湖贼寇,消灭匪首宋宁!

    吴清风的原话是:吾宁愿不要萧、灵二县,也绝不放过宋贼!

    由此可见吴清风对春湖贼寇之痛恨!

    宋宁知道后不由大喜过望。没想到此次吴清风竟有如此魄力,看来他真是被“春湖贼寇”逼急了,竟舍得赋予自己这么大的权利。如此一来,他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无疑更加方便行事。

    对于吴清风的要求,宋宁直接过滤了绝不放过宋贼的话,只抓住对方同意自己在二县实行军管,并允许自行招募属吏、屯田招兵这几点大做文章:当即在萧、灵二县开始征贤纳士、收揽人心,招降纳叛、整编士卒。同时,效仿之前在孟阳县的做法,恩威并施,多管齐下,迅速消化吸收自己占领的新地盘。

    有吴清风的行文,二县官吏自是积极配合。听闻乐郡第一“神将”宋子静招揽贤才、招募兵士,孟阳、萧县、灵县之人积极响应、踊跃参军。所以半月后,宋宁顺利募得新兵三千,贤才若干,迅速控制住了萧、灵二县局势。

    宋宁随即将在孟阳坐镇的宋子玉等人调来,命宋子玉总理孟阳、萧、灵三县政务,周重、蒋彬、曾尚、梅鹤、雷文等人辅佐。

    又命秦逸为主将,率五千军队镇守孟阳、萧、灵三县,杨迪、桂萼、华泰、盛柏四人辅助。

    除此之外,宋宁还命廖义带众多指导员前来,配合秦逸、宋子玉等做好三县军队以及民众的思想工作。

    宋子玉治政之能不下于岳涛,有他打理三县内政,宋宁很放心。而秦逸擅守,且性情沉稳,有大将之风,可谓镇守三县,防备乐郡偷袭的不二人选。

    诸事都安排妥当后,宋宁这才来处理此次俘虏的薛彻、齐磊、李奇三将以及吴明的智囊廖寒生。

    这四人中,薛彻、齐磊、李奇三将才智平庸,招降意义不大,反倒是吴明的智囊廖寒生智计过人,颇有谋略。可惜此人品德低下,过往不堪,让人不喜。对此人是留是杀,宋宁一直有些犹豫,为此,还特意征询了一下凌邦的意见:“不知廖寒生此人,文渊怎么看?”

    凌邦道:“主公胸中早有定计,又何需问我?”

    宋宁道:“廖寒生此人颇有智计,可惜人品低劣,毫无德行。曾将自己女人献给吴明,以求晋升之阶。这样的人我若用之,只怕将来又会是一个戴岩。”

    凌邦道:“此次李奇与官军能降,廖寒生功不可没。此人人品或许不佳,功名之心太重,然主公正值用人之际,之前在乐郡组建新军时也曾说,所招之人只论才华,不论德行。今又为何单单恶一廖寒生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