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寒生继续道:“大军之所以沦落到今日这般境地,非你我及众将士不愿死战,实乃吴明一人之过。明庸碌无能、胡乱指挥在先,贪生怕死、独自逃亡在后,以致陷大军于绝境。我等也是被逼无奈这才投降。对此郡守大人及世人当自有公论。我料以郡守大人的胸襟气度,绝不会因此而牵连到我等家人。不然,岂不让三军将士寒心?往后还有谁愿意为其卖命?且如今吴明已经逃之夭夭,数千将士之身家性命俱握于将军之手,将军难道忍心看着这数千士兵白白枉死吗?”
李奇思虑片刻,终是下定决心道:“先生所言有理。李奇这就去招集众人。”
半日后,李奇、廖寒生率领数千官军,直接向春湖投降。众将士也知粮草将尽,大军突围无望,再加上主将吴明已经逃走,他们自然更加没有抵抗之心。所以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投降,即便有一些将士心中有所顾虑,但见其他人都投降了,他们也没再反对。
自此,此次作战春湖大获全胜,宋宁不仅擒获了薛彻、齐磊、李奇三将,而且前后共收降官军上万人。
消息传回乐郡,众人简直难以置信。要知道此次作战,吴清风前后派出了一万五千大军,结果不但灵县没有夺回,反而折损了三员大将,上万兵马。吴清风的侄儿,新军主将吴明更是抛下众将士,独自逃回。
吴清风怒急攻心,气得差点吐血,当场昏死过去。唯一的好消息是:宋子静果然不负众望,先是收复萧县,紧接着又趁贼军主力在黄枫谷之际,迅速进军,再次夺回灵县。
不错,就在宋宁围点打援,消灭乐郡援军,逼迫黄枫谷官军之机,秦逸“收复”萧县后,留下一千兵马镇守,随后按照宋宁的命令,立即又率军出征,迅速“夺回”了灵县。
当然,无论是萧县,还是灵县,实际上一直都在宋宁手里。只不过一开始宋宁是以“春湖贼寇”的名义占领,现在则换成了“乐郡官军”的名义。
对此,吴清风自然不知。听闻宋子静“夺回”了萧县和灵县,他心中稍感安慰,然而李奇投降,上万官军被春湖俘虏,宋贼势力一下大涨,局势依然不容乐观。
如今,宋子静正率五千官军与春湖贼寇在灵县边界“对峙”。饶是宋子静神勇无敌,一时间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吴清风拆开宋子静写给他的军情奏报,只见后者在奏报中这样写道:
“赖大人神威,众将士用命,子静幸不辱命,已成功收复萧灵二县。凡大小十余战,虽折损过半,但终不负大人所托。然宋贼仍有数千精锐,又收降大量官军降卒,兵力已远胜于我。今贼寇盘踞黄枫谷,扼守栖凤渡,据灵云山之险,倚水师之利,纵横州县之间,驰骋乐江之上。我军兵少,又无水军相抗,虽有小胜,但形势仍岌岌可危。惟有以疲惫之师与贼寇苦苦相持。望大人准许子静就地招兵,扩军一万,并迅速组建水师,与宋贼抗衡。不然,宋贼挟大胜之威、水路并进,我军势难抵挡。如此,则萧灵二县将再次易手也。前方战事紧急,将士危在旦夕,招兵扩军、兴建水师之事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伏望大人恩准。”
吴清风看后沉思良久,这才下令重赏宋宁和他麾下的数千士卒。同时,对于宋宁奏请的扩军一万,组建水军的要求也一概应允,并行文萧、灵二县,让各级官吏予以配合。
这一刻,吴清风是真的后悔,当初未听宋子静之言,在组建新军之际同时打造战船,重建水师。如今,却是悔之晚矣。
宋贼凶猛,若再放任下去,不仅萧灵二县,只怕万、曹、卢等数个县城,都将落入其手。如此,则大半个乐郡将不复我有也。
如今放眼乐郡,也唯有宋子静可与之抗衡。吴清风自然要全力支持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李奇思虑片刻,终是下定决心道:“先生所言有理。李奇这就去招集众人。”
半日后,李奇、廖寒生率领数千官军,直接向春湖投降。众将士也知粮草将尽,大军突围无望,再加上主将吴明已经逃走,他们自然更加没有抵抗之心。所以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投降,即便有一些将士心中有所顾虑,但见其他人都投降了,他们也没再反对。
自此,此次作战春湖大获全胜,宋宁不仅擒获了薛彻、齐磊、李奇三将,而且前后共收降官军上万人。
消息传回乐郡,众人简直难以置信。要知道此次作战,吴清风前后派出了一万五千大军,结果不但灵县没有夺回,反而折损了三员大将,上万兵马。吴清风的侄儿,新军主将吴明更是抛下众将士,独自逃回。
吴清风怒急攻心,气得差点吐血,当场昏死过去。唯一的好消息是:宋子静果然不负众望,先是收复萧县,紧接着又趁贼军主力在黄枫谷之际,迅速进军,再次夺回灵县。
不错,就在宋宁围点打援,消灭乐郡援军,逼迫黄枫谷官军之机,秦逸“收复”萧县后,留下一千兵马镇守,随后按照宋宁的命令,立即又率军出征,迅速“夺回”了灵县。
当然,无论是萧县,还是灵县,实际上一直都在宋宁手里。只不过一开始宋宁是以“春湖贼寇”的名义占领,现在则换成了“乐郡官军”的名义。
对此,吴清风自然不知。听闻宋子静“夺回”了萧县和灵县,他心中稍感安慰,然而李奇投降,上万官军被春湖俘虏,宋贼势力一下大涨,局势依然不容乐观。
如今,宋子静正率五千官军与春湖贼寇在灵县边界“对峙”。饶是宋子静神勇无敌,一时间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吴清风拆开宋子静写给他的军情奏报,只见后者在奏报中这样写道:
“赖大人神威,众将士用命,子静幸不辱命,已成功收复萧灵二县。凡大小十余战,虽折损过半,但终不负大人所托。然宋贼仍有数千精锐,又收降大量官军降卒,兵力已远胜于我。今贼寇盘踞黄枫谷,扼守栖凤渡,据灵云山之险,倚水师之利,纵横州县之间,驰骋乐江之上。我军兵少,又无水军相抗,虽有小胜,但形势仍岌岌可危。惟有以疲惫之师与贼寇苦苦相持。望大人准许子静就地招兵,扩军一万,并迅速组建水师,与宋贼抗衡。不然,宋贼挟大胜之威、水路并进,我军势难抵挡。如此,则萧灵二县将再次易手也。前方战事紧急,将士危在旦夕,招兵扩军、兴建水师之事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伏望大人恩准。”
吴清风看后沉思良久,这才下令重赏宋宁和他麾下的数千士卒。同时,对于宋宁奏请的扩军一万,组建水军的要求也一概应允,并行文萧、灵二县,让各级官吏予以配合。
这一刻,吴清风是真的后悔,当初未听宋子静之言,在组建新军之际同时打造战船,重建水师。如今,却是悔之晚矣。
宋贼凶猛,若再放任下去,不仅萧灵二县,只怕万、曹、卢等数个县城,都将落入其手。如此,则大半个乐郡将不复我有也。
如今放眼乐郡,也唯有宋子静可与之抗衡。吴清风自然要全力支持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