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第8/9页

加入书签
“修心,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诚,在于感悟。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甚至无法言说的东西。就跟刚才我说的《道德经》里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智慧靠的就是感悟。菩萨不是成菩萨以后,才去渡人。是因为渡人多了,后才成菩萨。不要脱离现实生活刻意去追求佛法修心,正如六祖慧能说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迷信与智慧的区别就在这里。”

“嗯,赵老师,我们就在这家‘樟树小吃店’,吃吧。”

“好的,这家店口味不错。”

“赵老师,我哥也想做小吃生意,就是不知道如何入门呐。”

“民以食为天。我们药膳镇没有企业,没有工厂。小吃店生意倒是很好。你哥现在腿瘸了,脚底吃不了劲,上山下田做农活不行。又没有读多少书,也没有什么技术能力。人嘛,活着总要学会赚钱谋生,总要会养活自己和家人。学一门做小吃手艺,我看挺好的。”

“咱们药膳镇小吃总有淡淡的中草药清香。只是不同小吃店里的中草药清香略有各异。我都很喜欢吃。”

“自古以来,我们民族中草药,既可入药救人,也可入食饱腹,药膳同源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当然,也要行家才能,毕竟,有些中草药是有毒性甚至剧毒的,不可乱用。你看,咱们药膳镇小吃店手艺,都是传内不传外。这是人家生意经,也叫特色或独家秘方,是保密的。生意人为了保住自己饭碗也是小心翼翼的。这很正常,赚钱竞争很激烈。”

“这么说,我哥想学小吃生意,门都没有了?”

“天无绝人之路。老天爷会给饭吃的。这样吧,‘樟树小吃店’的老板,也是我姨夫家的亲戚。他生了好几个女儿,就是生不到儿子。这粗活,还是要男的来做好,他们也一直在物色帮手。我看,你爹娘都是本分善良的人,你们兄弟俩也是诚实可靠。我就帮你哥介绍一下。能不能学到本事,就靠你哥的造化吧。”

“赵老师,你真好。我先代哥哥感谢你了。”

“快别这么说,一个要招人,一个要找工作,我只是在中间搭个桥,生活不容易呀。正是这样,人才要努力。”

“赵老师,咱们药膳镇街道,为什么都叫十三街呢?就叫东街、西街、南街、北街,不好吗?”

“因为我们山区小镇,土地少,除了生活区外,还要预留水稻田。曾经,镇里工作人员也去山脚开辟新村,觉得山脚空气更好,水更清,更适合居住。花了一大笔钱,陆陆续续住进了几家人,结果爆发了山洪,瞬间就把新村掩埋了,真是惨不忍睹。这么大的事,惊动了上级的领导。罢官免职,追究法律责任的一大堆。从此以后,大家都挤在镇街上。使得咱们穷山镇地块,变成了寸土寸金。为了节省用地,镇里就把东、西、南、北,四条街都设为一百三十米长,乡亲们就把它们称为一百三十街,后又改称为十三街。还是十三街好听。”

“哦,赵老师,我知道了。然后,人们就规划成东街做小吃生意,南街做药材生意,西街做理发生意,北街做土特产杂货生意。是这样吗?”

“也可以这么说。至于真实情况,是不是这样,我也说不上。其实,霍家人祖上是积善之家,那时霍家人都是做药材生意的。经常给穷人家免费赠送药材,甚至拿出真金白银帮助有苦难的人家度过难关。不管是镇里机关单位还是普通家庭,都对霍家祖上,称功颂德,口碑载道。这样反而生意兴隆,家财万贯。自从霍家娶进了贾北风这个丧门星媳妇后,才开始完全变样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

“贾北风的父亲还是老实本分的,但贾北风的母亲是出了名的妒妇。见不得人家好,从来都不肯吃亏。今天骂东家人不得好死,明天咒西家人家破人亡。教子女也是绝不肯吃亏。真是,人见人怕,鬼见鬼愁。当初,霍启霸见贾北风姿色过人,就自作主张托人去说媒。能被霍家二少爷惦记上了,那真是贾家上辈子积来的福。贾北风母亲兴奋得手舞足蹈,烧香拜佛,使出吃奶的劲,秘传贾北风‘女人要时刻保持嫩润,要时刻保持姿色,才能抓住男人的心’。时刻叮嘱贾北风要不惜手段,跟棉花糖一样紧紧地黏住霍启霸。绝对不能让他逃出贾家的手掌心,那可是贾家的真‘佛’呀。当初,霍启霸父母亲都是十分反对的。毕竟,贾北风母亲妒忌泼辣的大名,在药膳镇也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奈何霍启霸跟入魔似的,天天有事没事都往贾北风的闺房跑。贾母还在贾北风的闺门外,站岗放哨。果不其然,三个月后,贾北风的肚子就一天天长大了。贾母先是低声下气天天到霍家来攀亲道故说好话,后见霍启霸爹娘不动声色,就做起刁来,一会儿在霍家地上蹬腿打滚,一会儿又抱头撞门墙。还是不见效,就龇牙咧嘴威胁说,要上有关部门状告霍家二少爷强霸良家女儿的罪,让霍家祖德颜面扫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