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数日,重揆都在宗正寺研读《太祖创业录》,燕王只要有空闲总会来坐陪,顺便答疑解惑。重揆每日平旦时分前往宗正寺,日入时分才返回东宫,一切饮食由幼禾料理。这一日燕王恰巧另有公务,便派来一位寺丞侍奉重揆读书。幼禾曾私下带来笔纸,想将《创业录》誊写几页带回东宫,让重揆少受奔波之苦,但重揆因不想燕王为难而不允。
根据国史记载,大夏神武帝虽说军功赫赫,但在太武帝年间一直名声不显,直到孝明帝时,凭借一件灭国大功而一跃成为天下武人之首,为日后问鼎天下奠定了根基。相较于国史,《创业录》中对这灭国之战记述的更加详备。
杨庆称帝之时已是五十有三,自知天不假年,将立储视为头等大事。太武帝登基之时尚有六子在世,其长子早年战死,次子兼庶长杨祁钟在诸子中年岁最长,性情宽厚、勤俭好学,满朝公认最有人主之姿,太武帝登基之初将其册立为太子。乾道六年十一月,太武帝沉疴发作,弥留数日后驾崩,太子杨祁钟嗣位,次年改元政吉。
太武帝驾崩前已大体统一中州北方,中州南方则是南萧一国独大。
南萧国主王氏一门,先祖本是洛京小吏,齐末动乱时跟随一位前齐宗王出镇江南。宗王不久死于民变,王氏先祖侥幸逃脱,辗转江南各地侍奉多位主君,徐徐积累势力。康端陆沉二十一年后,王氏后人弑主称帝,建国南萧。王氏在立国之初英杰辈出,十余年间东征西讨,横扫中州南方,雄踞半壁天下。到孝明帝践祚时,南萧已传承四世六君,立国逾六十载,当年的开拓奋进之势消散如烟,多年来饱受宗室内斗之苦,朝政失序,上下猜忌,奢靡贪淫,赋税繁重,百姓怨声载道。
太武帝驾崩之初,南萧大司徒任文庆把持朝政,挑唆末帝王子礼趁北君新丧发兵北侵,因边将防守严密而未得逞。孝明帝一向专修文治、少经战阵,在父辈宿将面前威望不足,继位之初又遭遇外敌扰边,二者相加之下急需建立武功以稳固帝位,决定亲征南萧。
政吉二年六月朔日,孝明帝向天下颁诏,昭示南征之决心。
“王氏窃据南天历经四世,主暗臣昏,逆天暴物,天命弗与。朕初受命,思欲教之以道,往来修睦,望其迁善,时日无几,衅恶已闻。君父新丧,犯朕城戍,掠朕子民,肆厥残忍,狼子之心,出而弥野。萧主王氏,禽兽盈门,威侮五行,怠弃三正,诛翦骨肉,败坏伦常。据手掌之地,恣溪壑之险,劫夺闾阎,资产俱竭,驱蹙内外,劳役弗已,抄掠人畜,断截樵苏,市井不立,农事废寝,死陇穷发掘之酷,生居极攘夺之苦。征责女子,擅造宫室,日增月益,止足无期,宝衣玉食,穷奢极侈,淫声乐饮,俾昼作夜。斩直言之客,灭无罪之家,欺天造恶,祭鬼求恩,歌儛衢路,酣醉宫阃,盛粉黛而执干戈,曳罗绮而呼警跸,跃马振策,从旦至昏,无所经营,驰走不息,自古昏乱,罕或能比。天之所覆,无非朕臣,每关听览,有怀伤恻。非直朕居人上,怀此无忘,既而百辟屡以为言,兆庶不堪其请,岂容对而不诛,忍而不救!侫幸乱国,陪臣执命,汝族阖灭之兆,山岳崩颓,舟楫路穷,彼国履亡之运。朕,无上至尊,天命所归,人心相附,仰上天之灵,助戡定之力,行古之圣王事,出师授律,诛殄南獠,廓清寰宇,在斯举也!”
南北两国大抵以大江为界,边境长达一千八百余里。南萧虽是江河日下,但在江南经营逾六十载,可谓根基深厚,数度挫败北师南侵,带甲之士不下三十万、艟舻四千艘,沿江可渡之处皆置镇戍、屯兵,还有水军舟师巡弋江上,往来应援。纵使南萧朝政紊乱、纲纪废弛,但依旧握有二分天下之其一,孝明帝想要一击而灭其国,在常人看来如同痴人噫语。孝明帝深知南征凶险,但太武帝光芒过于耀眼,唯有取得灭国大功才能摆脱父辈桎梏。孝明帝南颁诏后为表明决心,率领百官从洛京南下,驻跸江北重镇苇津,同时征发全国各地兵马屯驻江北。太武帝在位时为荡平南萧已准备数年,孝明帝在此时发兵南征也算水到渠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