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第4/6页

加入书签
    并有言,凡敢再有以三纲五常、天人感应之说妖言惑众者一律诛族,丁忧改为三月,过时不归者视作辞官而去,国丧改为三日。

    道始二十二年,长公主诞下一子,三月后,太祖退位,长公主张清即皇帝位。

    次年太宗改年号为道临,同时颁布第一道诏书。

    取消天下之赋,改为雇佣。

    内阁老臣若无大错致仕归乡后可自选抄录华夏学宫藏书三千卷,再由国库出资在其家乡建设藏书阁以作传家之用。

    此藏书阁如何经营朝廷不管,只需要负责其家乡当地的县史。

    (定下了合理的商税以及四大直辖对外的港口财政应该是戳戳有余吧。)

    道临六年黄河大水,由于处置得当并未造成损失。

    年底成立一部专门防治黄河。

    次年太祖留书离去有言。

    今朝吾忽心有所感,自知大限将至,欲沿道祖之路远行,完成我少年未完成之缘。

    临行时叮嘱你几句,当以国事为重不可浪费人力寻我。

    我这一生不负天下,唯负你们母子三人。

    娶你母亲是为安抚人心,感情实则无多。

    她本前朝皇族下嫁于我这天字第一号反贼定有委屈,你兄身死后更是有心有郁结之气至今不散。

    我走后多陪陪她,莫学我只顾国事忘了家人。

    此乃我人生第一大憾事,没有亲自教导你兄,让其被孔、朱两家沽名钓誉之辈蛊惑,也让这天下重担抗于你身。

    好生教导太子某要重蹈覆辙。

    至于国事多说无益,浅谈黄河与四邻。

    吾遍观史书,见黄河隋唐之前还称为大河,及至唐宋两朝才被称为黄河。

    有《魏风·伐檀》一篇可为佐证,开封古称大梁为魏国国都,可见古时黄河之水还清澈可见。

    防止黄河之时可寻找黄河变色之因,或可找到根治黄河之法。

    当初统一天下之时本欲拿下朝鲜,但剿灭建奴过程中朝鲜出力颇多实难下手。

    此国如我国之子,若无反叛之心无视即可,切记若其跨过鸭绿江则即时发兵灭国。

    须知隋唐之时故国高句丽,前朝之建奴皆从辽西之地开始崛起,而后成为中原心腹之患。

    倭奴之国虽小但野心颇大,不可小觑,当以强大舰队震慑之。

    蒙古诸部虽已归服但并非真心,须分化不可使其有大一统势力,慢慢移风易俗,非百年之功不能成也。

    吐蕃诸部交好便可,若有余力可取之,毕竟星宿海乃长江黄河源头。

    南方诸国吾了解不多,此时虽都颇为顺从,但总会有野心之辈妄图挑衅我朝,彼时当以雷霆万钧之势发兵灭国以震慑其余诸国。

    国力当用于兴修水利改善民生,货殖之道初定但需谨慎,商人多重利而短视,需以严法重税限制。

    观历朝历代国家蛀虫,秦之六国遗族、两汉至隋唐之门阀世家,宋之士大夫,元朝之贵族,明朝之官商勾结。

    其中危害最大者就是明朝,或可谓之为士绅财阀。

    逐财者胆大包天利令智昏,经商者禁止买地此乃我朝第一禁令决不可改。

    其次是宋之士大夫,文人儒士以笔论证以口治国,此类人切不可使其身居高位,学宫祭酒、博士已是他们最佳归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