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泽用嘴巴掘开河泥,将佛牌翻到另一面。
佛牌底面有一列蝌蚪般歪歪扭扭的符号。
这是梵语中的文字,翻译过来是四个字:苦、集、灭、道。
梵语是印欧语系最古老的语言,传说由佛教守护神梵天所造。
唐玄奘曾在《大唐西域记》卷二中介绍过梵文:“详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则,四十七言”。
而这块家传佛牌上的梵文比流行于十二世纪的天城体还要古老,是梵文的最初版本,懂的人如凤毛麟角。
当年爷爷对梵文做了十几个拓印泥片,委托了很多专家学者做溯源研究,才搞懂家传佛牌上刻的梵文是什么意思。
奶奶告诉庄泽,“苦集灭道”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四圣谛,牢记修行,可以通向涅盘。
不过庄泽没有身为佛四代的觉悟,从不吃斋念佛,也从不将宗教当一回事。
他向来信奉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真言。
他刚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很缺钱用,拿佛牌去当铺想换点钱。
老板鉴定过佛牌后,不承认是古董物件,估了价说只值五元。
区区五块钱,完全抵不过传家之宝的地位!
庄泽把佛牌挂回脖子,不肯卖了,愤然离去。
除非老板肯出五十元。
如今见到失而复返的家传佛牌,庄泽像看到失去多年的朋友,倍感亲切。
他嘟着鱼嘴,乐呵呵地在佛牌上蹭啊蹭。
佛牌悄然裂开,接着碎成几片。
金光直贯云霄,映出漫天金莲。
“啊?”
流传了几代人都没半点磨损的佛牌,居然一碰就碎?
庄泽不敢相信,凑上去又蹭了一下。
这回,几块碎片全散了,变成泥沙,化入水中,无影无踪。
庄泽的游玩兴致被打断了,怏怏不乐地游出深水区。
在他无法观察到的鱼腹底部,一行漆金的梵文缓缓蠕动,像爬虫一般慢慢钻进肚皮,消失不见。
当晚,庄泽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
他梦见自己灵魂出窍,被一束金光接引,飞到很高很高的天空深处,隐约可见一座巍然屹立的大山。
山峰高耸入云,直贯天地,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一列金光璀璨的梵文在半山腰不断盘旋,正是“苦集灭道”四圣谛。
在金光的沐浴下,他感觉自己无比轻盈,无比舒适,无比妙喜,无比幸福。
不曾听过的弦乐袅袅如缕,不曾闻过的花香清新馥郁。
他在忘我之境中飘着,追随梵文一起飞舞,融于光中,妙乐无边。
梦醒后,庄泽精神恍惚了好一阵子。
他从没做过梦,还以为鱼是不会做梦的。
莫非是太过思念那块佛牌,以至于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也不对,平时他只当佛牌是有纪念意义的饰品,感情还没深到割舍不掉的地步。
细细回味梦里强烈的欢愉快感,怕是吸粉都望尘莫及。
更奇怪的是,梦中灵魂出窍的轻盈感一直保持到现在,在水里游动的速度明显比先前快了不少。
当游客投喂鱼料时,庄泽能以极快的速度扑过去,在鱼群间游出灵活的轨迹,每一次都抢先吃到了鱼料,引得岸上众人惊叹连连。
他还发现,其他鱼都不敢靠近自己,总是刻意保持距离,平日又拽又凶的黑鱼也躲得远远的。
究竟是怎么回事?
庄泽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渐渐地,他发现自己能与小鱼小虾互动,见谁不长眼挡道了,只需在脑海里憋一个念头——
“滚开!”
挡道的鱼虾立即连蹦带跳地闪到一边去了。
鱼虾当然听不懂人话,庄泽也发不出声音。
但是他脑海中的念头可以化作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作用力,以自身为中心,扩散到方圆五米左右的范围。
范围之内,鱼虾听令。
通过这种能力,庄泽将公园搞得鸡犬不宁。
成群鱼虾被他从小港公园东边赶向西边,从清晨赶到黄昏,玩得不亦乐乎。
可惜离开水的动物不听从指挥。
庄泽试图向附近的青蛙、蜻蜒、蜘蛛、狗、猫、鸭等小动物下达指令,结果它们一动不动。
反复练习后,指令的内容变丰富了。
庄泽除了能让鱼群“让开”,还能让鱼群“前进”“后退”“上浮”“下沉”“转体”“跳跃”。
持续拉练几天后,鱼群甚至可以听指令去“攻击”水里任意的东西。
“集结冲锋!”
庄泽脑海里一声令下,几十上百条鱼迅速围拢,齐刷刷地撞向一张细丝鱼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