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识三国 第26章 汉儒 下-第3/3页

加入书签
    归乡后的韦著仍受到“隐士”们的嘲笑,直至一年前死于奸宦之手,也未能洗清污名。

    因为韦氏出了这么个有损家声的“伪隐士”,这几年都处于门可罗雀的状态,张猛几人也没呆多久,只是礼节性的问候了一下。

    今天,张猛来到了平陵最后一个拜访对象:鲁氏鲁旭。

    鲁氏家族本是梁国下邑人。西汉哀帝、平帝年间,由于世吏二千石的缘故,鲁氏被迁徙到了平陵。其家世传《鲁诗》,算是比较纯粹的儒学世家。

    此刻会见张猛等人的鲁旭,带着几分忧心国事的神色,席间不知不觉就谈到了奸宦当政的时局。

    对于这个话题,张猛是必须要先替自家老爹表个态的:

    “家父在家之时,常思虑往事,每每想到昔日误信诏书,率兵包围了故窦大将军,都悔恨不已。至今仍是耿耿于怀,悔不能杀身成仁,以死明志。”

    “叔威何出此言!令尊当时并不知道那是宦官矫诏,遵命行事,乃是为人臣尽忠之本分。况且令尊事后推辞封侯,极力上书解除党锢,为此甚至不惜以身犯险,丢官弃爵。如今万万不可过于切责己身啊!”鲁旭急忙劝解。

    就知道你会这么说!可是我该有的过场不能省呀。现在嘛,我倒是也可以为自己表个态:

    “猛每见家父对此哀思悔恨,恨不得代父受过。吾常思之,宦官为祸既与家父有关,猛身为人子,理当终结此事!有朝一日,若吾为登临朝堂,定要亲手剪除阉党,还世间清平!为此吾纵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

    “叔威高志!”

    “愿随张兄共谋此举!”

    “大丈夫当如是也!”

    谢敏,苏则,周旭等人听到张猛的此番言志,深受感染,纷纷出言相随。而鲁旭受鲁氏家传“谦恭立身,宽以待人,德仁治民”的处世原则影响,并不太习惯这样带有杀伐之气的志向,但也不得不称赞一声:

    “叔威豪迈,不愧将门之子!旭不才,若有诛宦之日,也愿尽一丝绵薄之力。”

    对于鲁旭这略带勉强的客套,张猛并未放在心上,反正自己了解历史大势,未来想在诛宦这件事上搞点小动作还是有可能的。这种不要钱的表态,能用来诓几个像苏则、周旭这样还处于热血中二年纪的年轻人就可以了。

    不过,张猛万万没想到的是,虽然鲁旭并没有搭上诛宦这趟车,却在另一件重要的大事上给了他极大的帮助,让他愿在乱世之后,仍旧给鲁氏一个代代富贵的地位。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