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说连载《伊想天开》第7章!半瓶水著

加入书签


值得欣慰的是,子凡自始至终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出来打拼的目的是什么?生在农村家庭,上有父母,下有弟弟。土坯房四间,旁边搭个斜坡偏房。前半间做厨房,后半间做厕所。父母住一间,中间是堂屋,自己和弟弟子中两人各住一间。要是天气不好经常下雨,小路泥泞,走路不小心生怕摔跤。陕南空气比较潮湿,有时连下好几天雨,看不见阳光。

子凡每每想到这里,心里难过的不知所措。父母已到天命之年,自己还是一事无成,白念了这么多年的书,辜负了父母的一片苦心。时常在心里责备自己,子凡啊子凡,什么时候才能活出个人模狗样来?让父母也享几年清福,不再吃苦受累,不再为自己的事日夜操心。尤其到了月明之夜,子凡站在窗前望着月光如昼,时而叹息,时而摇头。很多时候苦于无奈,百感交集。自己不怕辛苦,不怕累不怕脏,就怕自己不争气,恨铁不成钢,浪费了青春虚度了年华。人生大好时光,就在这小吃店里悄悄溜走,蹉跎了岁月。年轻人的血性、理想、抱负和希望,在小吃店里消磨殆尽。这是子凡不愿接受的,可现实摆在这里,为了生存不受累不行。只能这样别无良策,自己这点本事,除了干饮食行业,别的不会不说,也没钱投资干别的事情,更别提什么创业了。

自从和安心有了实质性接触以后,子凡有点魂不守舍的感觉,几天不见安心浑身就不自在。心里非常明白,终身大事非同儿戏。白天忙于生计还无所谓,可一到夜深人静,寂寞难耐内心空虚,自然让人受不了,这也是事实。有时干脆不睡觉了,打开灯看一会儿书,困了再睡。从家里带来的四大名著、镜花缘、儒林外史、三言二拍、幼学故事琼林、古文观止、曾文正公杂著、唐诗宋词鉴赏辞典等,都看的不耐烦了。有些书都翻的快烂了,没事的时候还在翻看。人在焦虑的时候,睡不着觉是常事。都说年轻人瞌睡多,一天累到晚,倒在枕头上就睡着了。子凡可不一样,每天精神饱满,浑身就像有使不完的劲儿。每天睡五六个小时就足够了,一点也不觉得困倦无力。或许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原因,吃的苦多身体结实。

平安文涛这天下班来看子凡,还带来了另一个老乡,都是汉中人,姓‘林名双’。二十来岁,比子凡小几岁。来钢城比子凡还早,十几岁就开始出来闯荡,帮人卖过面皮、学过厨师。干了几年后觉得没什么前途,现在一家私企打零工。以前听卖面皮的老乡提起过此人,名字很熟可惜无缘见面。今天和平安文涛突然来到小吃店,子凡自然喜出望外。这林双十来岁就到过好多地方,南下福建广东、深圳杭州,见了不少世面。最后一直扎根在草原钢城,信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理念,在卖面皮的老乡当中口碑甚好,喜欢帮忙乐于助人。

这次还是老样子,平安文涛自带酒,林双买的熏肉,连下酒菜也带了几样,松花蛋咸鸭蛋各五个。每次子凡都说,你们能来我大力欢迎,千万不要买东西。虽然小店挣的不多,但养活自己绰绰有余。除去房租水电员工所有开支,手紧细点,生意好的时候每月也有将近万元收入。可平安文涛就是不听,依然我行我素,或许这就是境界不同的原因吧...

四人边喝边聊天,平安文涛低声问子凡道:“假如你有时候不在店里,这俩口子会不会把钱贪了?卖多说少,卖五百说四百,一句话,会不会把钱偷偷揣进自己腰包”?当然,

平安文涛是悄悄问的子凡,怕俩口子听见。其实鼓风机换气扇吵得根本听不清,但两人还是腑身悄悄的问。

子凡道:“这事很难说,就算两人合计好了,而且也有很多机会,但可能性也不会太大,更不会出现大一尺的帽子。每天用多少米面,揪多少面剂子,能卖多少钱?但凡做饮食生意的人心里都有谱,每个人心里都有杆秤。错不了多少,最多也就是几碗面的事,二十元之内。要是错的太多,最后合不拢账那就麻烦大了。一旦差的过多,也不好向店主交代。基本错不了多少,而且这俩口子跟自己是扯皮子老表关系,抱团取暖搭伙求财。店里的事就是自家的事一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小吃店开不下去,自己也就失业了,这是做饮食生意的基本规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