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五. (一)您好,月白居士-第2/4页

加入书签
黄大发是个粗人,但也好歹历练人生几十载,对这藏头诗可是赞赏不已。他起哄着苏月白也来给茶楼题名一首,顺便给他这个厨头加个番号,点缀点缀。

《水调歌头》

西湖酿中酒,把盏言欢语。宾客几许甚多,晨昏云来淡去。发记煎炸烹煮,自当油酥味香,赞道赞道。小巷缘知深,香溢飘四方。

勤为道,创为新,和为贵。烟雨楼台,经得起风云旦夕!东坡乐天精神,还寄人间今朝,胜却古来人。不为尘世间,盼得一芳名。

苏月白这么随手作下一首词,李一鸣看在眼里,立马拍手称赞。倒是黄大发看见自己名字“发记”,以为他是调侃自己的小名,一时尴尬傻笑。李一鸣给黄大发解释称这是赞美他手艺了得,做得一手好菜,可是闻名远外。

当茶楼正式开业经营之后,果然吸引了很多食客,这里环境新净、服务周到、食材鲜美、价格适中。结婚宴席、小孩弥月、生日聚会、企业聚餐等等大型活动,一应俱接,在一有好日子时,总是场地爆满,生意兴隆。

李一鸣本是有点学识的人,见苏月白诗词了得,便与他一起探讨天文地理,歌赋诗词。在生意方面,也介绍了许多商人进出茶楼,其中不乏一些台商和****。这其中,苏月白认识了一名姓邓的台商,其自称是国民党爱国名将邓演达的后裔。事实上这位邓姓台商是不完全确定自己是邓演达的后裔,只是他的先人确是国民党的退役军官。央央神州大地,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不乏有许多爱国抗日名将,湖南邓文仪、邓军林,甘肃邓宝珊等等,都是邓姓人氏。

这姓邓台商,名叫观中,其有一同父异母的年幼妹妹,名字叫邓茹芸,尚在台湾读着艺校。她也是深爱中国大陆,一直想回来这边寻根问祖。而邓观中与苏月白除了寻根问祖之外,更多的是探讨生意商机。

彼时,中国台湾是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发展迅速,有儒家文化基础背景,又与西方价值体系和经济体系接轨,地区开放,思想开放。邓观中头脑里一直是灵活商人头脑,雄厚实力和宏观眼界并存。他喜欢包装自己,也喜欢包装商品。他对投资百货商店很有一番见解,一个小小的物品商品,在经过一番精美包装之后,价值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倒是价格放大了。最初,他在惠州这边也开有“三来一补”的企业,由于租期原因,更多是避税原因,巧弄办法将企业关停并且注销。他将商业目光投向商业步行街那边,商业之手触向了商业百货。

邓观中看重苏月白为当地人的身份,并且对方是熟悉西湖商业街的一些商贩。他在苏月白的牵头上,成功参股西湖的一间百货商店,参股比例达到40%。这百货商店在20世纪70、80年代被列为“GD省十大商场”,被誉为惠州商业第一品牌。而苏月白在邓观中美言相劝之下,购得他10%的股份,在当时已是占了他大部分的身家。苏月白为此还作诗一首寄望于商场繁华,祝福与邓观中的关系长久良好。

《寄远方》

留得东江一湖水,只取一瓢沁心脾;

拨云须得凉风来,见日光芒照四方。

本是同根一家亲,奈何他走花落去。

我与观**结缘,尘土化泥更护花。

由于百货商场运营良好,收入可观,不需苏月白与邓观中怎样打理。而勤创茶楼那边也是一直顺风顺水,邓观中见苏月白难得清闲,盛意邀请他去台湾省走一走,旅游一番。苏月白见对方一直邀请,实在是盛情难却,也是想出去外面走走,曾经对日月潭可是无比向往,如今有机会参观,便答应下来。

到了台湾省的南投县,路上作陪的还有邓观中的妹妹邓茹芸。这位20出头的妹子可谓是多才多艺,并且说话嗲声嗲气,一路气氛是非常轻松。她时而唱歌,时而跳舞:唱的都是时下台湾流行歌手的歌曲,邓丽君的《我只在乎你》、韩宝仪的《粉红色的回忆》、蔡幸娟的《水中花》等等;跳舞的时候则像是一只翩翩的蝴蝶,体态轻盈,神情投入。

苏月白一路饱览着日月潭的无限风光,同时又欣赏着邓茹芸的淑质英才,可是心胸开阔,畅怀之极。邓茹芸在得知苏月白可能是大文豪苏东坡后裔之后,对他可谓是不依不饶,因为她对苏东坡及唐宋的一些诗词也是有所了解。邓丽君的歌曲《但愿人长久》、《独上西楼》、《在水一方》等都是灵感于古诗词而作,经典永恒,回味无穷。她也读过林语堂的《苏东坡传》,里面介绍苏东坡的人生起伏,几乎是被流放大半个中国,但他旷达的个性、独特的魅力,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大文豪,书法家……再多的溢美之词都无法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书中里,她也非常欣赏苏东坡的红颜知己王朝云,能歌善舞,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