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第2/3页

加入书签
然而对于嘉庆帝在位时的那段历史我并不了解,倒不是完全因为我是差生,实在是这位皇帝在历史书上也露脸不多。我只好拿起手机查了查,要是我的祖先知道我通过查他那一朝的皇帝去了解他们过去的生活,一定会气的跳起来骂娘,因为两者天差地别,然而我能有什么办法呢,这就是过去的社会,没有任何只言片语可以保留下来关于他们生活的情景。

简单看了一下,嘉庆朝延续了所谓乾隆盛世后的社会危机,民变迭起,农名起义、白莲教起义,但想想我的祖先也不是会去掺和那些事情的人,要不也就可能没有我了。

除了那些规规矩矩的坟墓以外,有些坟墓则是一直以来没修,基于一些说得清或者说不清的原因。走过去的时候只有一方土地和摆在地面上的两个大缸。里面放着祖辈的尸骨。

爷爷辈扫他的墓的时候会念叨着这个人在世时是怎样一个人,说到时候要修一下他的墓,父亲他们听了沉默不语,因为修坟要钱,尤其是老坟,不管还有没有剩下尸骨,需要去把尸骨筛检出来。我们则是有些惊恐地看着别处漂亮的坟茔到了这里变成两个渗人的大缸。

“妈,直接放里日晒雨淋,不会被动物什么的叼走吗。”

母亲狠狠地瞪了我一眼,仿佛我做了最坏的事情一般。

……

大年三十回来则无须去扫墓。主要是在祠堂祭祀。点香、摆贡品、贴春联、烧纸钱、放鞭炮……一套流程下来也需要大半天的时间。

跪在地上说完话以后就把香插在灵牌前的香炉里。里面已经插满了香,我小心翼翼地找到空位插上去,但还是让一些滚烫的香灰滴到我的手上。

操,每次都会这样。我强忍着高温带来的疼痛,在祖先牌位前可不敢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

插好香便没有我什么事,走出祠堂到了外面,经过阳台时有几个婶婶辈的蹲在那里摆弄着待会要烧的纸钱。最近可烧的东西越来越升级,除了天地银行的纸钱外,还有纸制的手表、手机、手镯……

我站在外面,看着祠堂临近人家养的鸡和鸭,全部用一圈篱笆围了起来,但我们还是透过缝隙见到里面鸡鸭的步态。里面的狗狂吠着,尽管我们已经过来了大半天,却丝毫没有和我们熟稔的意思。

“哟,这不陈仰吗。跟你爸回来啦。”村里某个叔叔辈或者爷爷辈的人走过来,说道。

我点点头,笑着道,“是啊。”我看看他,不知道他是做什么的,也不知道他和我们家的关系,只知道只要是村里的人就是亲戚。

村里现在老人居多,他们在我们回来的时候手背在后面走来走去,跟我们聊两句,对于那些回来的小孩会多问一句,你爸是谁,要是问了还不清楚,就会问一句,爷爷是谁。

“在外面读大学啊?”

我点点头。

“可以可以。”他笑着看看我,然后就走近祠堂里去了。

我松了一口气,继续透过篱笆看着那些鸡鸭,狗吠声又响了起来,似乎是要尽到自己的责任。

没一会儿父亲和一些亲戚走了出来,我稍稍让开到一边。

他们照例要谈一些话题。谁家今年今年出事了,谁家今年今年发了财,谁家的孩子考了大学或者坐了牢。

“诶,你今年怎么样。”

“还不是就那样,混口饭吃……你那边什么情况。”

“今年生意不好做,”

……

“陈仰,在外面读大学。”

“是,是。”

“以后出来有前途,读书人。”

“这个要看他自己。”

“哎呀,时间过得好快,那时候才小学初中的时候……现在大学了,你以后等着享福好了。”

父亲抿着嘴,点了点头。

我走到了一边,走到了祠堂外的一个水塘边。听说已经附近村里人都在的时候,这个水塘很脏,那时候洗衣做饭是在这里,倒屎倒尿也是在这里。现在村里人慢慢都搬了出去,周围也就这家养鸡户还在。

水塘少了人用变得清澈起来,村里仅有的几户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搬出去。村里越来越萧条,小塘却越来越清澈。

村子附近还有一条小河,没搬走以前我经常过去,那会儿还能见到三朋。三朋是我儿时的一个朋友,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见不到了。再后来,我们搬出去了村子,听说那条小河也断流了,后面直接在那里建了马路,我去看过那个马路,跟以前已经大相径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