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 现代社会最害怕停止变化-第2/3页

加入书签
  因此,对于古代国家来说,持久稳定,比技术创新靠谱太多了,而且在他们看来,这个世界基本面貌,从来没有变过。拉美西斯二世和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在巴勒斯坦的行进速度是差不多的。

  拉美西斯约公元前1300年,穆罕默德约公元1800年,没怎么改变。

  汉武帝和华盛顿,所统治国家的城镇化率,也是差不多的。

  拉希德时代和路易十四时代的农民生活水平是差不多的,用的也都是旱厕。

  查士丁尼一世和苏莱曼一世,统治下的地中海地区,人口是差不多的,所有人平均寿命都是35岁。

  所以,如果有个唐朝人,穿越到了明朝,请大家不必为他担心,因为他很快能适应新生活。

  古代人是真的不明白,技术有什么要紧的,古代社会的生活水平,不变是绝对的,变化是相对的,人口是主角,技术连台都上不了。

  现代社会的生活水平,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技术是主角,人口是配角。

  几乎所有古代人文明,都认为这个世界,处于某种停滞或循环当中,直到末日。

  中国人看到王朝周期;

  古埃及人看到神话重演;

  日本人相信皇国永续;

  古伊朗人相信斗争不灭;

  佛教徒、古希腊人相信一个时代比一个时代更坏;

  基督教和***常说末日到了。

  末日近了,谁要是相信技术能够彻底,改变这个几千年来,看上去差不多的世界,他一定是疯了。

  所以,当新技术带着影响分配、调整社会关系的力量,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古人一定是警惕的。

  统治者担心失去权力,被统治者担心日子过得更糟,在零和博弈的世界,没有人相信双赢的存在。

  19世纪初,愤怒的英国工人捣毁机器,史称路德运动,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发现,机器没有让他们过的更好,反而是更糟了,机器带来的,是更长的工作时间,更恶劣的工作条件,更多的失业。

  150年后,在英国老爷们离开印度的那个夜晚,甘地正在用手工纺布,来表达自己的不满,甘地并不比推崇工业化的尼赫鲁愚蠢,他只是清楚的看到,孟加拉工人过得比小农更惨。

  实事求是来说,古代社会,恐惧技术进步的,并非只有统治者,人民群众也是一样。

  在中国第一条铁路面前,人们闻所未闻,骇为妖物,举国若狂,几致大变。

  义和团并不比八旗勋贵,更能接受新技术,他们的恐惧是一致的。

  印度老百姓,不愿意在家里建厕所,仅仅是因为愚昧吗?他们痛恨的,不是室内厕所,而是室内厕所,所代表的英国殖民主义。

  喀麦隆老百姓拒绝接种疫苗,仅仅是因为迷信吗?他们仍然记得,法国殖民者是如何用打疫苗的名义,强行抓他们的孩子。

  在技术创新常态化、社会变迁日新月异的今天,技术被披上了中立、首善的外衣。

  然而事实是,每一个人都能清晰感受到,技术和阶层力量是绑定的,是统治和被统治的一部分。

  当然,整体评价来说,技术是伟大的。

  如果没有技术,人类就不可能走出马尔萨斯陷阱。

  因此,工业革命创造了一组极其鲜明的对比,现代社会有多渴望变化。

  古代社会就有多渴望不变。

  现代人成天研究怎样改变现状。

  古代人一直思考怎么维持现状,甚至恢复到过去儒家的礼法等级。

  印度教的种姓制度,基督教的次序之列,所有古代社会思想的核心都是一样的。

  那就是建成一个等级森严、每个人各安其分、千秋万代不变的理想社会。

  对于深陷在马尔萨斯陷阱里的古代人来说,这些思想,都是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

  与此同时,现代社会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停止变化。

  在电影星际穿越里,主角和父亲对话时谈起,人类已经好几十年,没见过新鲜事物了,在这个背景下,人类面临的就是末日。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越来越适应变化,甚至把变化本身当成了一种新的常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