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上还流着一半儿红糖月饼的血呀!”宇文城玩笑道。
“好好好!我们过几天就打红糖月饼!”钟毓媛装作不耐烦的样子道。不过说实话,她真心不觉得红糖月饼有什么好吃的:没有皮没有馅,就是一张棕黄色的、厚厚的小圆饼。上大学的时候在北辰待了三年,过了三次中秋,她也见过北辰本地的红糖月饼(还有用白糖或者冰糖做的),但只吃过一口。这种月饼只能在北辰、合静以及它们周边几个有限的地方见到,其他省、州、市吃的全是有皮有馅的“真正的”月饼。讽刺的是,这里的人们反倒不把这些“真正的”月饼叫“月饼”,而是叫它们“提浆饼”或者直接叫“提浆”。
红糖月饼拥有超过千年的历史。在北辰民俗文化博物馆里,钟毓媛见过几百年前每逢中秋合静(那时候还没有北辰)“全民打月饼”的影像:
快到中秋节的时候,专做这行买卖的人便筑起了打月饼的炉灶。它形似按比例缩小了的蒸汽火车头,一人来高,灶膛很长,贯穿头尾,一头添煤,一头冒烟,下面烧火,上面烤饼。家里要做月饼的人,自带白面、红糖(也有人带白糖或冰糖)、胡麻油(当时的人们管它叫“麻油”),有时还有芝麻,让打月饼的人来做。这些“专业月饼师”们把白面、红糖和麻油拌匀,揉成一块块面团,再压成巴掌大小的圆饼,讲究的会用一个锯齿形的小铲子在饼上扎几排小眼儿,里面撒上芝麻,把压好的圆饼放进一个长方形的金属屉子,再把屉子塞进炉灶。烤过几十分钟,取出屉子,香喷喷的月饼就做好了。有人专爱吃刚出炉、带着热乎气儿的月饼,又酥又甜。有人则喜欢搁在缸里、闷过一段日子的月饼,又软又松。它不加任何馅子,口味和其他所有的月饼都不同。
现在打月饼早就不用那种烧火冒烟的灶了。食品公司有专门的烤箱,只要想吃,任何时候都能订做。不想出门的话,还可以在自家厨房里设定程序,自己打月饼。生命繁衍了一代又一代,技术进步了一次又一次,白面、红糖、麻油这三样却从没变过,月饼的味道也从没有改变。
趁着轮休,宇文城打回了月饼。钟毓媛下班一进家就闻到满屋子的月饼味儿。
“明明去哪里了?他不是最爱吃红糖月饼吗?”
“跟兔子一块儿吃去啦!”
钟毓媛耸耸肩,摇摇头,没有说话。
正说着,宇文明端了一只空盘子走进家门。钟毓媛半真半假地和儿子开玩笑:“明明,你把兔子养馋了,它们就不吃草了!”
“放心,妈妈!兔子才不像猫那么馋呢,它们有什么吃什么。”
中秋之夜,天公作美,万里无云,月朗星稀。除各色月饼外,钟毓媛还买了西瓜、哈密瓜、葡萄、苹果、梨和一些干果,摆了满满一桌。宇文明想把月饼、水果摆到院里一边赏月一边吃,可是外面太冷了。他只好拉着爸爸妈妈、端着瓜果点心来到二楼,把二楼走廊的天窗和走廊尽头的落地窗都调成百分之百透明,把走廊的灯光调暗,勉强营造出了赏月的气氛。宇文城拿出自己买的家用天文望远镜,架好、调准了,对宇文明说:“明明,你要想看最大、最圆、最亮的月亮,就来这里看!”
宇文明以前也用这架望远镜看过行星、恒星、土星环和不同时候的月亮。不过今天是中秋节,有特别的意义。他一边答应着一边走到望远镜跟前,把脸凑了上去。
明亮的月盘占据了整个视野,直晃人眼,灰色的、亘古不变的月海静静地印刻在月盘上。
“倍数再高一些,是不是能看到月球基地上放的礼花?”宇文明问爸爸。
“你想看吗?”宇文城问。
“嗯!”
宇文城把望远镜的倍数调到最高。完整的月盘看不见了,在月海中央,宇文明看到了星星点点的闪光。人类几百年前就在月球上建立了数十个基地,这些基地主要用于科学考察和旅游休闲。借助激光通信,地球上的居民可以“实时”(有几秒钟的延迟)观看月球基地里的情景。不过,爱玩的人类并不满足。他们又在风暴洋的洋底建了一个“礼花广场”,每逢重大节日就在广场上燃放巨型礼花,地球上的高倍望远镜都可以看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好好好!我们过几天就打红糖月饼!”钟毓媛装作不耐烦的样子道。不过说实话,她真心不觉得红糖月饼有什么好吃的:没有皮没有馅,就是一张棕黄色的、厚厚的小圆饼。上大学的时候在北辰待了三年,过了三次中秋,她也见过北辰本地的红糖月饼(还有用白糖或者冰糖做的),但只吃过一口。这种月饼只能在北辰、合静以及它们周边几个有限的地方见到,其他省、州、市吃的全是有皮有馅的“真正的”月饼。讽刺的是,这里的人们反倒不把这些“真正的”月饼叫“月饼”,而是叫它们“提浆饼”或者直接叫“提浆”。
红糖月饼拥有超过千年的历史。在北辰民俗文化博物馆里,钟毓媛见过几百年前每逢中秋合静(那时候还没有北辰)“全民打月饼”的影像:
快到中秋节的时候,专做这行买卖的人便筑起了打月饼的炉灶。它形似按比例缩小了的蒸汽火车头,一人来高,灶膛很长,贯穿头尾,一头添煤,一头冒烟,下面烧火,上面烤饼。家里要做月饼的人,自带白面、红糖(也有人带白糖或冰糖)、胡麻油(当时的人们管它叫“麻油”),有时还有芝麻,让打月饼的人来做。这些“专业月饼师”们把白面、红糖和麻油拌匀,揉成一块块面团,再压成巴掌大小的圆饼,讲究的会用一个锯齿形的小铲子在饼上扎几排小眼儿,里面撒上芝麻,把压好的圆饼放进一个长方形的金属屉子,再把屉子塞进炉灶。烤过几十分钟,取出屉子,香喷喷的月饼就做好了。有人专爱吃刚出炉、带着热乎气儿的月饼,又酥又甜。有人则喜欢搁在缸里、闷过一段日子的月饼,又软又松。它不加任何馅子,口味和其他所有的月饼都不同。
现在打月饼早就不用那种烧火冒烟的灶了。食品公司有专门的烤箱,只要想吃,任何时候都能订做。不想出门的话,还可以在自家厨房里设定程序,自己打月饼。生命繁衍了一代又一代,技术进步了一次又一次,白面、红糖、麻油这三样却从没变过,月饼的味道也从没有改变。
趁着轮休,宇文城打回了月饼。钟毓媛下班一进家就闻到满屋子的月饼味儿。
“明明去哪里了?他不是最爱吃红糖月饼吗?”
“跟兔子一块儿吃去啦!”
钟毓媛耸耸肩,摇摇头,没有说话。
正说着,宇文明端了一只空盘子走进家门。钟毓媛半真半假地和儿子开玩笑:“明明,你把兔子养馋了,它们就不吃草了!”
“放心,妈妈!兔子才不像猫那么馋呢,它们有什么吃什么。”
中秋之夜,天公作美,万里无云,月朗星稀。除各色月饼外,钟毓媛还买了西瓜、哈密瓜、葡萄、苹果、梨和一些干果,摆了满满一桌。宇文明想把月饼、水果摆到院里一边赏月一边吃,可是外面太冷了。他只好拉着爸爸妈妈、端着瓜果点心来到二楼,把二楼走廊的天窗和走廊尽头的落地窗都调成百分之百透明,把走廊的灯光调暗,勉强营造出了赏月的气氛。宇文城拿出自己买的家用天文望远镜,架好、调准了,对宇文明说:“明明,你要想看最大、最圆、最亮的月亮,就来这里看!”
宇文明以前也用这架望远镜看过行星、恒星、土星环和不同时候的月亮。不过今天是中秋节,有特别的意义。他一边答应着一边走到望远镜跟前,把脸凑了上去。
明亮的月盘占据了整个视野,直晃人眼,灰色的、亘古不变的月海静静地印刻在月盘上。
“倍数再高一些,是不是能看到月球基地上放的礼花?”宇文明问爸爸。
“你想看吗?”宇文城问。
“嗯!”
宇文城把望远镜的倍数调到最高。完整的月盘看不见了,在月海中央,宇文明看到了星星点点的闪光。人类几百年前就在月球上建立了数十个基地,这些基地主要用于科学考察和旅游休闲。借助激光通信,地球上的居民可以“实时”(有几秒钟的延迟)观看月球基地里的情景。不过,爱玩的人类并不满足。他们又在风暴洋的洋底建了一个“礼花广场”,每逢重大节日就在广场上燃放巨型礼花,地球上的高倍望远镜都可以看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