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办之责看似轻便,也无官品,算不得步入仕途,但其中奥妙无穷。那一县的财政税赋,人口地册,上传下达的公文,无不经书办之手,归拢整理后交给知县大人。知县大人批发的公文条令,又经书办之手分发给衙役执行。其中书办的一枝笔,虽没有最后决定权,但上下左右倾斜一点还是大有余地,所以商贾大户、地方乡绅、镇保管事人等俱都对甄邦贤笑脸相迎。
自甄邦贤上任后,殷勤办事,尽心竭力,很得人心,过得三四日,便乘坐河门镇航班回家一趟,侍奉母亲,与蒋家凤亲热一番,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甄邦贤当了县衙书办,蒋兴福自然也跟着沾了光。那些粘不上甄邦贤的人,都来奉承蒋兴福。预先与蒋兴福搞好关系,说不定那一天求甄邦贤办点私事,给甄邦贤递不上话,能够求上蒋兴福,也算是找对路了。谁人不知蒋兴福是举人老爷甄邦贤书办的岳丈。如今的蒋兴福不仅仅是蒋氏酱园的老板了,他在镇街上走过,人们便会没话找话地与他打招呼,“蒋老爷好,蒋老爷好”,蒋兴福红光满面,抱拳回应。如今,蒋兴福老爷稍有空闲便上镇街,越发喜欢在镇街上遛达了。
甄邦贤与知县大人日日见面,鞍前马后小心谨慎,深得知县大人赞许。一日甄邦贤发现知县大人精神萎靡,神不守舍,心知知县大人有心思,但不敢多问。又不多时,只见知县大人唤来捕快,细细问询,铺开一张状纸仔细端详,摇头叹息。
知县大人发现甄邦贤正在注视着他,便招招手将甄邦贤唤到身边,说:“先生不是外人,本县碰上麻烦事了,不知先生可有良策?”
既然知县大人这么说了,甄邦贤就凑上前细看状纸。原来本县有一乡绅,其公子揣银上街购物,不料银子被一地痞流浪汉偷走,公子追赶,二人撕打,不料公子不慎一刀将地痞捅死。目前公子已被捕快缉拿,收监候审。
甄邦贤阅罢,试探着说:“大人此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不难办呀,您何苦愁眉不展呢?”
“你有所不知。”知县大人又将一封信交到甄邦贤手中,让他阅读。
原来那乡绅是省城学政大人的至亲。学政大人修书一封,请知县大人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予照顾,学政大人在信中最后写道“万望转圜,拜托拜托”,情真意切。
“这便如何是好呵!”知县大人左右为难了。一面是案子清楚明朗,一面是学政大人殷殷嘱托。知县大人从举人到进士,学政大人是出了力的,究根问底,知县大人也算得是学政大人的一个门生。
甄邦贤出了县衙,脑子里还在思虑此件案子,若想轻判,釜底抽薪的办法就是苦主撤诉,或者事主与苦主达成和解,但这可能吗?甄邦贤觉得有必要了解一下双方的情况和思想。如此想着,甄邦贤向事主家走去。原本此事不关他管,但他看到知县大人愁眉不展,有心为他排忧解难。
甄邦贤向乡绅家走去,心里盘算着如何与老乡绅对话。乡绅家大门紧闭,甄邦贤轻叩门环,一名老仆人拉开一条门缝向外张望,看见甄邦贤并非熟人,便说:“客人实在对不起,府里发生了万难的事情,老爷再三吩咐不见任何客人,万望宽恕。”
甄邦贤说:“我是县衙书办甄邦贤,烦劳老伯通禀你家老爷,我有要事问询。”
老仆人听说是县衙书办,连忙拉开大门,说:“既是县衙书办大人,快快请进,快快请进。”
老仆人引甄邦贤进客厅。老乡绅正在客厅垂头丧气唉声叹气,听得书办到来,连忙起身相迎。甄邦贤询问详细情况,老乡绅说:“小儿根本无意杀人,只是当时小儿追上偷银人后二人扭打在一处,小儿情急之下拔刀威吓,原本只是吓唬吓唬他,没承想他见小儿文弱,竟然冲上前来夺刀,这才误伤了他。”
老乡绅涕泪横流地说:“小儿自小胆小,连杀鸡都不敢,哪里有胆量杀人呵。可怜我年过半百,膝下只此一子,他若丢了性命,我的老命也活不成了!”
甄邦贤见老乡绅神情哀伤,好语劝慰,说:“事已至此,老伯不必过份悲伤,气坏了身子,公子在牢里的日子越发不好过了。此事学政大人已函告知县大人,就看知县大人如何作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自甄邦贤上任后,殷勤办事,尽心竭力,很得人心,过得三四日,便乘坐河门镇航班回家一趟,侍奉母亲,与蒋家凤亲热一番,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甄邦贤当了县衙书办,蒋兴福自然也跟着沾了光。那些粘不上甄邦贤的人,都来奉承蒋兴福。预先与蒋兴福搞好关系,说不定那一天求甄邦贤办点私事,给甄邦贤递不上话,能够求上蒋兴福,也算是找对路了。谁人不知蒋兴福是举人老爷甄邦贤书办的岳丈。如今的蒋兴福不仅仅是蒋氏酱园的老板了,他在镇街上走过,人们便会没话找话地与他打招呼,“蒋老爷好,蒋老爷好”,蒋兴福红光满面,抱拳回应。如今,蒋兴福老爷稍有空闲便上镇街,越发喜欢在镇街上遛达了。
甄邦贤与知县大人日日见面,鞍前马后小心谨慎,深得知县大人赞许。一日甄邦贤发现知县大人精神萎靡,神不守舍,心知知县大人有心思,但不敢多问。又不多时,只见知县大人唤来捕快,细细问询,铺开一张状纸仔细端详,摇头叹息。
知县大人发现甄邦贤正在注视着他,便招招手将甄邦贤唤到身边,说:“先生不是外人,本县碰上麻烦事了,不知先生可有良策?”
既然知县大人这么说了,甄邦贤就凑上前细看状纸。原来本县有一乡绅,其公子揣银上街购物,不料银子被一地痞流浪汉偷走,公子追赶,二人撕打,不料公子不慎一刀将地痞捅死。目前公子已被捕快缉拿,收监候审。
甄邦贤阅罢,试探着说:“大人此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不难办呀,您何苦愁眉不展呢?”
“你有所不知。”知县大人又将一封信交到甄邦贤手中,让他阅读。
原来那乡绅是省城学政大人的至亲。学政大人修书一封,请知县大人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予照顾,学政大人在信中最后写道“万望转圜,拜托拜托”,情真意切。
“这便如何是好呵!”知县大人左右为难了。一面是案子清楚明朗,一面是学政大人殷殷嘱托。知县大人从举人到进士,学政大人是出了力的,究根问底,知县大人也算得是学政大人的一个门生。
甄邦贤出了县衙,脑子里还在思虑此件案子,若想轻判,釜底抽薪的办法就是苦主撤诉,或者事主与苦主达成和解,但这可能吗?甄邦贤觉得有必要了解一下双方的情况和思想。如此想着,甄邦贤向事主家走去。原本此事不关他管,但他看到知县大人愁眉不展,有心为他排忧解难。
甄邦贤向乡绅家走去,心里盘算着如何与老乡绅对话。乡绅家大门紧闭,甄邦贤轻叩门环,一名老仆人拉开一条门缝向外张望,看见甄邦贤并非熟人,便说:“客人实在对不起,府里发生了万难的事情,老爷再三吩咐不见任何客人,万望宽恕。”
甄邦贤说:“我是县衙书办甄邦贤,烦劳老伯通禀你家老爷,我有要事问询。”
老仆人听说是县衙书办,连忙拉开大门,说:“既是县衙书办大人,快快请进,快快请进。”
老仆人引甄邦贤进客厅。老乡绅正在客厅垂头丧气唉声叹气,听得书办到来,连忙起身相迎。甄邦贤询问详细情况,老乡绅说:“小儿根本无意杀人,只是当时小儿追上偷银人后二人扭打在一处,小儿情急之下拔刀威吓,原本只是吓唬吓唬他,没承想他见小儿文弱,竟然冲上前来夺刀,这才误伤了他。”
老乡绅涕泪横流地说:“小儿自小胆小,连杀鸡都不敢,哪里有胆量杀人呵。可怜我年过半百,膝下只此一子,他若丢了性命,我的老命也活不成了!”
甄邦贤见老乡绅神情哀伤,好语劝慰,说:“事已至此,老伯不必过份悲伤,气坏了身子,公子在牢里的日子越发不好过了。此事学政大人已函告知县大人,就看知县大人如何作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