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二叔上石膏了,大概要住一个月的医院,看着肇事司机忙前忙后又耽误出车,你二叔说住几天院回家吧,别耽搁人家做生意,在医院不过打打吊瓶吃点药,回家不一样吗。听了他的话,我又一次感到老一代农民的朴实,为自己考虑的少,心里总揣着别人。我想起那个为小偷送一轮明月的禅师,农民们的文化可能少于所谓的文化人,但他们的境界从来没有低于有文化的人。那司机很感动,说伤筋动骨一白天,怎样等拆了石膏再回家。
和你二叔说了几句话,我和王向全走出病房,走到院区的小树林聊天。
王向全在新加坡打工,电焊、钢筋、高空作业、户外工程都干过,三年拿回三十多万。王向全说这点钱可以给孩子在城里买房了,此后在国内找技术活,仍离不开工地;他困惑的是什么时候才到头,因为家里的地产不出多少物质,要生存,必须离开家乡,哪一天干不动了,谁来养他呢,儿子这一代,怕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我说,社会是向前走的,车到山前必有路,经济发展到一个阶段,养老问题会自然得到解决,放心。他就问我,怎么个放心法。
于是我跟他解释现代经济与工业化国家民生必走之路,比如财富积累、养老保险、社会福利等政策和法律,这些政策和法律会与时俱进,确保国民生活越来越好。
目前我们的百姓,思想依然生活在民国以前的时代,即上一代为下一代打工,下一代为上一代养老,这种模式一旦遇到经济危机,上一代只能牺牲自己成全下一代,因为下一代无力为上一代养老送终,他们负不起扶养上一代的责任。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发扬白手起家精神,每个人都必须从白手做起;还要发扬鹰隼精神,舍得把孩子推向山崖;第三,政府跟进,为国民提供就业机会和红利。比如王向全,出国打工的钱拿来给孩子买房子,自己仍一穷二白,重新起家,再通过打工供养孩子接受教育,提供其他必需品。但回头想,这三十万不用买房子的话,完全够夫妻两人买养老保险的(不够的继续打工挣),孩子上完学走上社会,由他们自己解决自己的住房、结婚等生活问题(当然,父母能帮则帮),孩子再通过自己白手起家完成他们的人生规划;这之中,政府给与部分养老基金照顾,比如每个成年人,只要买养老保险的话,政府每人提供五分之一的养老金(虽然达不到企业、公务员那样的标准),自然激发农民买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免除农民无业游民的后顾之忧,更能解决贫困问题,这叫全民养老综合筹划。
王向全说这个办法好,可国家哪那么多钱;我说国家能给六十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发补助,当然了,不可能全国一律一个标准。可以采取渐进方式,不可能一刀切。而且这里边是自愿原则,你买,国家给你补助,不买没有补助。利用这种形式,逐步改变国人消费、持家和抚养子女的旧习,培养良好的自立自强能力,使人们在奋斗中看到前途,在竞争中看到希望,在发展中甩掉后顾之忧。
谈到在国外的生活习惯时,王向全说成年人在哪里都能习惯,特别在工作的时候,什么都忘记了,唯有停下工作,才发现自己身在国外是异乡人,引起思乡之情;那时,各种思绪纷纷涌上心头,欣慰、希望、挂念、担忧并存;自然,诱惑、沉沦、迷茫、猜忌时有发生,成年人的各种生活问题哪能没有呢。好在在国外,一切集体活动,个人互动范围很小,不像国内,自由度很大,引发很多个人悲剧。
我写的这几行字,力求隐晦,而王向全说的,很直接很坦率,这是全中国不可避免的现象: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家庭破裂、心理生理压抑等等。引来不少专家学者参与研究,我只是耳听,少有目睹,更没有什么集中的资料,所以谈谈看法而已,却无从理出头绪。
刘嫂上次说给我写信,信写来了,其中主要话题就是我写到的这些问题。
我上午问刘嫂,开学了,他的大女儿去县城上高中,怎么没有搬到城里新房去住。她说房子刚装修完,需要通通风散散味,期中考试前才可以搬。我对她说,期中考试正好进入冬天了,要上暖气后,再一个周可以搬。我又对她说:“去城里生活了,你还年轻,学点技术。”她说学什么技术,我说学习电脑技术,争取学到三级以上;学习财会,拿个会计证,这两项比较容易学。她说,电脑二级证书,一年多前拿到了,再向下学,等拿到证自己四十多岁了,谁会用她。我说,你先学起来,到时候有人用你。她说这个大学课程还学不学,我说,当做业余爱好吧,不用专门学习了,毕竟这个课程不能帮你找到吃饭的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和你二叔说了几句话,我和王向全走出病房,走到院区的小树林聊天。
王向全在新加坡打工,电焊、钢筋、高空作业、户外工程都干过,三年拿回三十多万。王向全说这点钱可以给孩子在城里买房了,此后在国内找技术活,仍离不开工地;他困惑的是什么时候才到头,因为家里的地产不出多少物质,要生存,必须离开家乡,哪一天干不动了,谁来养他呢,儿子这一代,怕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我说,社会是向前走的,车到山前必有路,经济发展到一个阶段,养老问题会自然得到解决,放心。他就问我,怎么个放心法。
于是我跟他解释现代经济与工业化国家民生必走之路,比如财富积累、养老保险、社会福利等政策和法律,这些政策和法律会与时俱进,确保国民生活越来越好。
目前我们的百姓,思想依然生活在民国以前的时代,即上一代为下一代打工,下一代为上一代养老,这种模式一旦遇到经济危机,上一代只能牺牲自己成全下一代,因为下一代无力为上一代养老送终,他们负不起扶养上一代的责任。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发扬白手起家精神,每个人都必须从白手做起;还要发扬鹰隼精神,舍得把孩子推向山崖;第三,政府跟进,为国民提供就业机会和红利。比如王向全,出国打工的钱拿来给孩子买房子,自己仍一穷二白,重新起家,再通过打工供养孩子接受教育,提供其他必需品。但回头想,这三十万不用买房子的话,完全够夫妻两人买养老保险的(不够的继续打工挣),孩子上完学走上社会,由他们自己解决自己的住房、结婚等生活问题(当然,父母能帮则帮),孩子再通过自己白手起家完成他们的人生规划;这之中,政府给与部分养老基金照顾,比如每个成年人,只要买养老保险的话,政府每人提供五分之一的养老金(虽然达不到企业、公务员那样的标准),自然激发农民买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免除农民无业游民的后顾之忧,更能解决贫困问题,这叫全民养老综合筹划。
王向全说这个办法好,可国家哪那么多钱;我说国家能给六十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发补助,当然了,不可能全国一律一个标准。可以采取渐进方式,不可能一刀切。而且这里边是自愿原则,你买,国家给你补助,不买没有补助。利用这种形式,逐步改变国人消费、持家和抚养子女的旧习,培养良好的自立自强能力,使人们在奋斗中看到前途,在竞争中看到希望,在发展中甩掉后顾之忧。
谈到在国外的生活习惯时,王向全说成年人在哪里都能习惯,特别在工作的时候,什么都忘记了,唯有停下工作,才发现自己身在国外是异乡人,引起思乡之情;那时,各种思绪纷纷涌上心头,欣慰、希望、挂念、担忧并存;自然,诱惑、沉沦、迷茫、猜忌时有发生,成年人的各种生活问题哪能没有呢。好在在国外,一切集体活动,个人互动范围很小,不像国内,自由度很大,引发很多个人悲剧。
我写的这几行字,力求隐晦,而王向全说的,很直接很坦率,这是全中国不可避免的现象: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家庭破裂、心理生理压抑等等。引来不少专家学者参与研究,我只是耳听,少有目睹,更没有什么集中的资料,所以谈谈看法而已,却无从理出头绪。
刘嫂上次说给我写信,信写来了,其中主要话题就是我写到的这些问题。
我上午问刘嫂,开学了,他的大女儿去县城上高中,怎么没有搬到城里新房去住。她说房子刚装修完,需要通通风散散味,期中考试前才可以搬。我对她说,期中考试正好进入冬天了,要上暖气后,再一个周可以搬。我又对她说:“去城里生活了,你还年轻,学点技术。”她说学什么技术,我说学习电脑技术,争取学到三级以上;学习财会,拿个会计证,这两项比较容易学。她说,电脑二级证书,一年多前拿到了,再向下学,等拿到证自己四十多岁了,谁会用她。我说,你先学起来,到时候有人用你。她说这个大学课程还学不学,我说,当做业余爱好吧,不用专门学习了,毕竟这个课程不能帮你找到吃饭的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